首頁 西方美學史 第6卷 二十世紀美學 上

第四節 特尼亞諾夫的文學演變觀

字體:16+-

尤裏·特尼亞諾夫(Jurij Tynjanov,1894—1943年),形式主義文論家、作家。他於1918年在彼得堡大學語言學史係畢業,積極參加了當時的文學辯論,是詩歌語言理論研究會的重要成員。他的主要著作有:《詩歌語言問題》(1924年)、《文學事實》(1928年)、《擬古者和革命者》(1929年)等,後期的重要論文被視為布拉格學派的經典文獻。特尼亞諾夫的主要觀點包括:

一 對詩歌中詞的意義的探討

同其他俄國形式主義者一樣,特尼亞諾夫也試圖借用語言學方法來研究詩學,但他更注重詩學的語義學研究,特別是對詩歌中詞的意義的分析。

首先,他從一般語詞出發,提出“詞沒有一個確定的意義”的觀點。他認為,一般的詞意其實是不存在的,詞的具體意義總是在特定的句子中體現出來的。他說,“句子之外的詞是不存在的”,離開句子的詞是沒有確定意義的;“詞的抽象體就像一隻杯子,每次都重新按照它所納入的詞匯結構以及每種言語的自發力量所具有的功能而被裝滿”;因此,詞的具體意義總是變動不居的,“它是變色龍,其中每一次所產生的不僅是不同的意味,而且有時就有不同色澤”。[1]

其次,他從詞義變化的大量實例分析入手,提出詞義包括基本特征與次要特征兩個層麵。如他通過對“土地”一詞在四種不同用法中基本意義與變化意義的比較分析,又通過對“人”這個詞在多種場合下意義的波動範圍的分析,得出一個詞的意義有其最主要的基本特征一麵,同時又有其波動變化的次要特征一麵。他把後者稱為“波動特征”。[2]但他還注意到,有時候詞義的模糊特征可以完全排斥基本特征,這往往是詞使用時的特殊語調和“詞匯色彩”[3]之故,而這往往適合於詩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