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方美學史 第6卷 二十世紀美學 上

第二節 直覺主義的藝術觀

字體:16+-

從生命直覺主義出發,柏格森把藝術提高到與哲學同等的地位,即藝術直接認識與把握實在和綿延。

柏格森對藝術本質和目的的界定是:“藝術不過是對於實在的更為直接的觀看罷了。”[1]他認為,實在作為綿延和生命之流,作為自然本身,並非直接與人的感官與意識接觸,通常人們並不能直接感受到、認識到實在,這是“因為在自然和我們之間,在我們自己和自己的意識之間,橫隔著一層帷幕”。這層“帷幕”是什麽呢?一是生活的實用功利需要造成對周圍世界觀看的簡單化與表麵化。柏格森說:“我們必須生活,而生活是要求我們從自己的需要出發來把握外物的……生活要求我們隻接受外物功利方麵的印象”,其他印象則被衝淡或模糊了,人們自以為看到、聽到了,實際上所見所聽的,“不過是經過感官的選擇,用來為我的行動服務的”、“浮在表麵上的東西”,“隻是一種實用上的簡單化”。二是實用需要造成的觀察、感受的類化傾向,“對於人無用的差異的方麵,給抹殺了;對於人有用的類似的方麵,則給強調了”,人們認識到的隻是為方便使用而作的“分類”,對“事物的個性或存在的個性”的辨認能力被削弱、鈍化了。類化使“我們並不認識客觀事物的本身。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不過讀貼在它們上麵的標簽而已”。[2]三是語言的一般化趨向加劇了人們認識的類化,遮蔽了對事物本質生命的透視,“因為詞——除了專有名詞之外——都是指類的。詞隻注意事物最一般的功能和最普遍的方麵,它介於外物和我們自己之間,從而把外物的真相從我們眼前障住”,同時也在我們同我們自己的精神狀態、內在人格、個性和富有獨創性生命之間形成了障礙,“這一方麵,語言已經給我們永久固定下來了。因為在同樣情況下,所有的人,差不多都是千篇一律的。因此,即使對於我們個人本身,個性也是我們無從認識的。我們在類型和象征之中轉來轉去”,結果,“我們生活在外物與我們自己的中間地帶,既外於外物,又外於我們自身”。[3]總之,正是人的生活需要和語言造成人的認識的實用化、表麵化、類化傾向,在我們與實在之間築起了一堵牆,蒙上了一道“帷幕”,使我們無法直觀生生不息的綿延和充滿個性的生命之流。而藝術的本質和目的就在於衝破這堵牆、拉開這道“帷幕”,使實在活生生地呈現於我們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