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托爾特·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年),生於德國南部奧格斯堡一個富裕家庭。1917年入慕尼黑大學哲學係,次年改學醫,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被派往戰地醫院看護傷員。他二十歲起就開始戲劇創作,1922年以劇本《夜半鼓聲》獲克萊斯特獎金,顯示了戲劇創作的才華。先後擔任過慕尼黑話劇 院導演兼藝術顧問、柏林德國話劇院藝術顧問,大膽進行戲劇實驗與改革,創造出全新的“史詩劇”樣式。1926年起研讀《資本論》,轉向信仰馬克思主義,並自覺應用於戲劇創作中去,極大地提高了戲劇的戰鬥性與教育功能。希特勒上台後,他被迫先後流亡到丹麥、瑞典、芬蘭、美國。流亡期間仍不懈地創作詩歌、劇本、小說,其中不少都成為傳世名作。1948年他返回德國,定居東柏林,領導柏林劇團繼續其史詩劇的實驗,獲得巨大成功。他的主要劇作有《母親》(1932年)、《四川好人》(1940年)、《高加索灰闌記》(1945年)、《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1939年)、《伽利略傳》(1947年)等;《戲劇小工具》 (1948年)及《補篇》則是他戲劇理論的總結,是他長期戲劇創作和導演的豐富實踐經驗的升華,形成了他非亞裏士多德的獨特戲劇美學體係。布萊希特早期與法蘭克福學派的主要成員來往密切,參與過他們的理論活動。他的劇作曾受表現主義影響,因此在20世紀30年代表現主義論爭中,他與布洛赫取一致立場:在他的史詩劇實驗受到批評時,本雅明則給以高度評價與全力支持。
布萊希特像
一 具有鮮明無產階級傾向的理性主義藝術觀
布萊希特生活在德國大資產階級走向法西斯主義、兩次世界大戰相繼發生的動**時代。法西斯政權竭力宣揚神秘主義和信仰主義,鼓吹反理性主義和享樂主義,敵視科學與理性。當時的文藝作品也充滿了低級庸俗和享樂主義的貨色。布萊希特作為一個自覺的馬克思主義者,以自己的創作實踐與理論思考,針鋒相對地倡導一種具有鮮明無產階級革命傾向的、以科學和理性為基礎的藝術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