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方美學史 第6卷 二十世紀美學 上

第七節 布洛赫的烏托邦美學

字體:16+-

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1885—1977年),出生於一個猶太家庭,早年曾就學於慕尼黑、威爾茨堡大學,1908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後結識盧卡奇,進行頻繁學術交流。1918年出版了奠定他一生哲學探討主題的《烏托邦精神》,並開始在萊比錫大學任教。1933年納粹上台,他逃往瑞士,1938—1948年他流亡美國。1949年應邀回已屬民主德國的萊比錫大學執教。1957年起受到當局的嚴厲批判和迫害,被宣布為“修正主義者”。後逃往聯邦德國避難,被聘為圖賓根大學教授,晚年是在教學和寫作生涯中度過的。1967年曾獲全德出版和平獎。他同法蘭克福學派關係密切,對其成員的思想發生過重要影響。他一生著述甚豐,主要有《烏托邦精神》(1918年)、《走過荒原》(1923年)、《當代的遺產》(1935年)、《主體—客體:論黑格爾》(1955年),《希望的原理》(三卷本,1954—1959年)、《間離》(二卷本,1962—1964年)、《音樂哲學論》(1974年)等十幾種。布洛赫主要是哲學家,但也有自己獨特的美學思想,並在1937—1938年的“表現主義之爭”中充當了為表現主義與先鋒派藝術呐喊的重要角色。

一 以“希望”範疇為核心的烏托邦哲學

布洛赫的《烏托邦精神》寫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他深感到資本主義生活和文化的市儈氣與偽善性,嚴重地壓抑著人和人的個性,人們被封閉在“此刻”的黑暗之中,失去了與世界抗爭的力量;由此他認定資本主義社會從美學和人類學觀點看已喪失了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從而轉向馬克思主義。他認為馬克思主義與他的烏托邦理想完全一致,隻是在預期一個可能實現而尚未實現的未來方麵還不夠大膽。該書並未提供一個烏托邦的藍圖,而主要是對烏托邦精神在當代世界的可行性作出論證,它強調人是烏托邦的主體,是“尚未”實現的可能性的焦點。“尚未”(not yet)是指現在尚不存在或僅部分存在而未來可能存在或完整存在的東西。按此觀念,人與世界均處於永遠向未來敞開的、“尚未”完成的過程中,人本質上不是生活在過去和現在,而是生活在未來。因此,哲學的任務不是描述現狀,而是喚醒生活,催生一個尚處潛在狀態、要靠人的首創精神才能出現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