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方美學史 第6卷 二十世紀美學 上

第六節 馬爾庫塞解放的想象與新感性美學

字體:16+-

赫伯特·馬爾庫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年)西方馬克思主義著名哲學家、美學家、批評家,法蘭克福學派核心成員之一。馬爾庫塞出生於德國柏林一個猶太資產階級家庭,早年在柏林和弗萊堡研習哲學,曾受業於著名哲學家胡塞爾和海德格爾,1933年加入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之後成為法蘭克福學派核心成員之一。希特勒執政後亡命到日內瓦,次年隨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流亡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務於美國政府,戰後未與阿多諾、霍克海姆返回德國重建社會研究所,而是留在美國。1951年離開政府機構後,先後執教於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勃蘭代斯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一直到70年代退休。1979年7月29日在應邀訪問西德的途中逝世。

馬爾庫塞並非埋頭於書齋的學者,而是始終關注現實,積極介入社會。1917年曾加入德國社會民主黨中的左翼組織,在盧森堡遇害後因不滿該黨的背叛而退黨,60、70年代對學生運動和新左派運動傾注極大熱情,被視為“青年造反之父”、“發達工業社會最重要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甚至與馬克思、毛澤東相提並論稱為“三M”(英語中三人皆以字母M開頭)。馬爾庫塞一生曆經德國納粹法西斯主義迫害、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時切身見證了美國這個典型的發達工業社會的文化、政治和經濟生活,這一切構成哲學、美學、文化研究與當代發達資本主義社會批判緊密結合的深厚現實基礎,正是此意義上,馬爾庫塞被視為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成員當中“唯一沒有放棄自己早年革命觀點的創始成員”[1],其美學被視為一種廣義的政治學。

馬爾庫塞著述豐富,代表性的有:《曆史唯物論的現象學導引》(1928年)、《黑格爾本體論與曆史性理論的基礎》(1932年)、《文化的肯定性質》(1937年)、《理性與革命》(1940年)、《愛欲與文明》(1955年)、《單向度的人》(1964年)、《論解放》(1969年)、《反革命與造反》(1971年)、《審美之維》(197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