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三四十年代,俄國美學界被德國唯心主義美學所統治,鮑姆加登、康德、謝林、席勒、黑格爾等人的美學著作被譯成俄文廣為傳播,其中黑格爾的客觀唯心主義美學影響尤其巨大。正如車爾尼雪夫斯基1888年為他的學位論文《藝術對現實的審美關係》所寫的第三版序言所說:"在40年代,俄國大多數有教養的人對於德國哲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們的最優秀的政論家(指赫爾岑和別林斯基——引者據原譯注)盡量對俄國公眾重述在德國風靡一時的思想。那就是黑格爾和他的門徒的思想。"而當車爾尼雪夫斯基開始準備寫他的碩士學位論文時,黑格爾唯心主義美學在俄國文學界仍然有很大影響:"在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他的哲學卻支配著我們的文學界。"[2]鑒於這種情況,車爾尼雪夫斯基為了依據新的哲學觀點——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唯物主義來建立自己的美學體係,首先就麵臨著一個批判黑格爾唯心主義美學觀點並肅清它在俄國美學界和文學界的影響的重大曆史任務。因此,他在《現代美學概念批判》、《論崇高與滑稽》(1854年)中作了專題整理和清算,而在《藝術對現實的審美關係》(寫於1853年,初版於1855年)中從破除黑格爾的唯心主義美學觀點入手來闡述自己的唯物主義美學觀點和體係。
車爾尼雪夫斯基像
車爾尼雪夫斯基的批判的矛頭直指黑格爾的唯心主義美學,但是由於當時的特殊原因(黑格爾的名字那時——19世紀50年代也是不便使用的一個),他很少直接提到黑格爾本人的名字及其美學著作,而是以黑格爾左派,弗利德裏希·特奧多爾·費舍爾(Friedrich Theodor Vischer,1807-1887年)的《美學,或美的科學》作為他的批判的靶子,因為"當時黑格爾本人的《美學》在事實的細節方麵已經過時了;所以他寧願引證費舍爾的《美學》,因為當時那還是一本新的著作。費舍爾是一個相當強的思想家,但是同黑格爾比起來,卻是個侏儒。凡是他同黑格爾《美學》的基本思想有出入的地方,都是把這些思想損壞了。但是,作者所引用的那些文句,卻總是說明黑格爾的思想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