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方美學史 第5卷 十九世紀美學

第七節 喜劇和悲劇論

字體:16+-

別林斯基在自己的文學批評活動中,對於詩(文學)的分類是非常重視的,他專門寫過一篇《詩歌的分類和分科》,在那裏把詩(文學)分為抒情文學、敘事文學和戲劇文學,而悲劇、喜劇和正劇又構成了戲劇文學。因此,他不僅是從文學類型學意義上來談悲劇和喜劇的,而且也從美學上來談悲劇和喜劇,他曾明確說過:"悲劇的因素存在於現實中,所謂生活的肯定中;喜劇的因素存在於具有客觀現實性的幻影中,生活的否定中。在中篇小說、長篇小說、長詩裏麵,都可能有悲劇,在它們裏麵,也可能有喜劇。"[65]

首先,別林斯基把悲劇和喜劇當作對生活的肯定和否定的兩種形式。

在《智慧的痛苦》中,他是從詩(文學)的分類學談起(詩分成三類——抒情的、敘事的和戲劇的;而戲劇詩又分為兩個科:悲劇和喜劇),然後從詩的本質出發把詩分為兩種:肯定的或者現實性的詩,和否定的或者幻影性的詩。前者就是悲劇,後者就是喜劇。[66]

別林斯基作了這樣的論證:因為詩的對象是現實或者現象中的真實,而生活出現了兩個方麵——現實性的或者理性的現實,這是生活的肯定,以及幻影性的現實。這是生活的否定,因此,作為現實的複製的詩也就分為兩方麵,[67]這就是悲劇(肯定的詩)和喜劇(否定的詩)。而且他還把果戈理的《塔拉斯·布爾巴》和《伊凡·伊凡諾維奇和伊凡·尼基福羅維奇吵架的故事》作為兩者的例證,認為"前者描寫生活的肯定,而後者描寫它的否定"。

別林斯基的這種論述,當然明顯地表露出了黑格爾美學的影響,即從實體性的有無來看悲劇和喜劇的本質,但是,由於他堅持了詩(文學)是現實的再現,從而把悲劇和喜劇直接與生活聯係了起來,從而又很自然地超越了文學分類學,而把悲劇和喜劇當作了一種美學範疇來看待。這一方麵包含著現實主義美學的基因;另一方麵也具有素樸的唯物主義因素和自覺的辯證法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