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林斯基,無論在俄國思想史、俄國文學史,還是俄國美學史、俄國文學批評史上,不僅僅是一個理論家,而更重要的是一位實踐家。因此,他思考和研究美學理論問題,目的乃在於把美學理論運用於文學批評的具體實踐之中,並且在批評實踐中完善和發展美學理論。所以,他在19世紀30年代一開始投身於俄國文學批評的偉大實踐不久就逐步明確了美學與批評的關係:批評是運動的美學。
別林斯基在他最初的幾篇文學批評文章中,如在最有名的前期論文《文學的幻想》、《論俄國中篇小說和果戈理君的中篇小說》、《論巴拉廷斯基的詩》之中,總是先闡明有關藝術和詩(文學)的一般概念、基本原理,然後再進入具體作家作品的分析評價,也就是從美學理論的基礎出發來構建文學批評的文本和實績:為了回答俄國究竟有沒有文學的問題,首先闡明什麽是文學(《文學的幻想》);為了論述果戈理的中篇小說和俄國中篇小說的特點和發展態勢,首先論述了現實的詩和理想的詩(《論俄國中篇小說和果戈理君的中篇小說》);為了評價巴拉廷斯基的詩,首先說明了什麽是詩,什麽是詩人(《論巴拉廷斯基的詩》)等,都是從一般美學理論出發,將美學應用於具體的文學批評實踐之中,以解決當時文學創作和批評實踐所提出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隨著自己的文學批評活動的不斷深廣地展開,別林斯基也日益意識到批評與美學的密切而複雜的關係。在《弗拉季米爾·別涅季克托夫詩集》中,別林斯基一方麵認可了"批評是對於藝術作品的評介",它"建立在美文學的法則上麵",另一方麵又指明"美文學的法則也是通過接受它們所依據的新的事實而發生變化的","批評家必須知道現代的創作概念;否則,他就不可能、也沒有權利對任何問題下判斷",而且他還明白"美學到底不是代數,除了才智和教養之外,它還要求有對於美文學的感受力"。[13]在《柯爾卓夫詩集》(1835年)一文中,他還指出:"天才們的作品像大自然一樣永恒,因為這些作品所根據的是創作法則(創作法則正像大自然法則一樣,是永恒的,不可動搖的,它們的規範隱藏在創作靈魂的深處),而不是這個或者那個民族,這個或者那個時代的暫時的變化無常的藝術理解;因為這些作品所表現的是永遠易懂的、永遠為我們人的感情所理解的人和人類的偉大概念,而不是這個或者那個時代、這個或者那個民族的宮廷或社會的概念。"這些都明白地表示,別林斯基從開始文學批評起,就自覺地運用從曆代偉大天才的創作中所總結出來的永恒的美學理論和最一般的法則,在運動變化中具體地分析、評價、判斷一個作家和作品。他深刻認識到批評與美學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認識到美學對批評的理論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