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方美學史 第5卷 十九世紀美學

第一節 叔本華的悲觀主義美學

字體:16+-

阿爾圖爾·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年),德國著名哲學家,出身於但澤(今波蘭格但斯克)一個大銀行家家庭,母親是一位有才氣的女作家。叔本華童年被送往法國生活,這種早期的漫遊式教育"造成了他的精神習性","他熟悉世界甚於熟悉書本"[4];回國後在漢堡一所商業學校學習過,又曾在父親帶領下漫遊過歐洲許多地方,1809年起在哥廷根大學學醫,後改學哲學,跟隨哲學家G.E.舒爾曼研修了柏拉圖和康德的著作。1811年去柏林大學提出論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據》,次年獲博士學位。其間,曾在魏瑪他母親舉辦的文學沙龍裏與歌德結識,對歌德深為佩服。後在F.邁耶爾指導下,研究過印度哲學和佛學。1820年去柏林大學任講師,講授《黎寧哲學或關於世界的本質和人的精神的學說》。曾與黑格爾同時開課爭學生,但遭到慘敗,聽課者從未超出三人。1822年被聘為副教授。由於不敵黑格爾,憤而辭職,靠豐厚的遺產過日子。1831年起定居於美茵河畔的法蘭克福,一直到去世。主要著作有:《視覺和色彩》(1816年)、《作為意誌和表象的世界》(1818年)、《自然界中的意誌》(1836年)、《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1841年)及論文集《附錄和補充》(1851年)等。

叔本華像

達蓋爾銀像

郝夢 攝

一 叔本華的哲學思想

叔本華的哲學思想的主要理論來源是:康德學說、柏拉圖的理念論、印度哲學和佛學,特別是印度的優婆尼沙曇的《奧義書》中的悲觀厭世思想。此外,還從萊布尼茨、費希特、謝林等人那兒采擷了一些思想果實,拚湊成一個相當龐大的哲學體係。叔本華的哲學思想,可概括為:生命意誌本體論、直觀主義認識論和悲觀主義人生觀。

先說生命意誌本體論。叔本華對世界的本原和本質提出兩個基本命題:一是"世界是我的表象",一是"世界作為意誌"。在叔本華那裏,全部客觀世界或現象世界都是表象世界。表象本是作為認識主體的人的一種心理能力和認識的感性階段的心理現象,叔本華卻把客觀世界主體化、心理化。原因在於,他認為世界是為主體而存在,"隻是作為表象而存在著;也就是說這個世界的存在完全隻是就它對……一個'進行表象者'的關係來說的。這個進行'表象者'就是人自己";[5]反過來說,"對於'認識'而存在著的一切、直觀者的直觀;一句話,都隻是表象"。[6]叔本華這裏犯了一個所有唯心主義者所共同犯的錯誤,即把客體隻是對於主體來源才有意義,隻是作為主體的認識對象時才能成為人的表象這一認識現象,同世界的本原問題混為一談了,把世界不以人的主觀認識為轉移而客觀存在著的鐵的事實篡改成世界隻是人的表象。這就重蹈了英國大主教貝克萊"存在就是被感知"這一曆史性的錯誤的覆轍。在叔本華那裏,表象世界還有一層含義,即完全服從於"根據律"。他認為"根據律"是解釋一切現象世界事物的原則和依據,解釋一個事物就意味著將其存在或關係歸因於某種形態的"根據律"。因為表象世界的事物都處於一定的時空、因果等個別、特殊、具體的關係中的,它們全部受製於某些先驗的根據律。他把根據律分為存在、變化、行為、認識四種形態,分別指感性時空形式,知性、因果關係,自我意識、動機和理性邏輯、根據。所有客體或表象,都隻存在於根據律的諸形態中。這裏同樣犯了把認識論本體化的唯心主義錯誤,即把主體在認識世界中抽象出來的邏輯、範疇形態變為先驗的"根據律",認為客觀世界受這種根據律支配,這樣就把主體思維認識規律變成客體存在規律了。"因為世界幹脆就是表象,以表象論,它需要認識的主體作為它實際存在的支柱。"[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