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美學的創立者是德國心理學家、哲學家和美學家古斯塔夫·特奧多爾·費希納(Gustav Theodor Fechner,1801-1887年)。他於1822年畢業於萊比錫大學,曾獲生物科學學士學位,後來轉向數學和物理學。1834年任萊比錫大學物理學教授。後因研究視覺後像長久凝視太陽而眼睛部分失明和畏光(1839-1840年),辭去教職。1844年,他從大學領取微薄年金,悉心研究心理物理學和實驗美學。主要著作有:《電路質量的測定》(1831年)、《阿維斯陀注釋:論天堂和死後之事》(1851年)、《心理物理學原理》(1860年),《美學入門》(1876年)等。在哲學思想上他把世界看作是高度有靈魂的東西,甚至連植物和星辰都有靈魂,宇宙的靈魂就是上帝。上帝是像人一樣的實體,而自然法則則是顯示上帝至善的方式。他認為物理世界與心理世界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關係,沒有物理世界也就沒有精神現象,而神的意識能調和精神和肉體兩個不同的實體。他發展了心理物理學方法,使經驗過的感覺可以聯係著刺激的物理量來測定。他是對實驗心理學的發生和發展起過顯著作用的心理物理學的創始人之一。他還把實驗心理學的方法運用於美學,成為實驗美學的真正創始人。
費希納開創實驗美學的著作主要是《美學入門》以及一篇演說《實驗美學》。在《美學入門》中,他明確地提出了所謂"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兩種美學。他說:"人類的認識怎樣力求使自己得以奠立和發展,在美學這門關於快與不快的學說,或者據另外的看法關於美的學說中,也清楚地顯露出兩種方式。"按照一個簡短的說法,自上而下地研究美學,就是從最一般的觀念和概念出發下降到個別;從下而上地研究美學,就是從個別上升到一般。在前者,審美經驗領域隻被納入或從屬於一種由最高觀點構造出來的觀念的框架,在後者,則根據審美的事實和規則自下開始去建造整個美學。在前者,首要而又最高的職責涉及美、藝術、風格的觀念和概念,以及它們在一般概念體係中的地位,特別是它們同真和善的關係,而且總喜歡攀登上絕對、神、神的觀念和創造活動,然後再從這個一般性的規則的高處下降到個別的美、一時一地的美這種世俗經驗的領域,並以一般為標準去衡量一切個別。在後者,則從引起快和不快的經驗出發,進而支撐那些應當在美學中占有位置的一切概念和規則,並在考慮到快樂的一般規則必須始終從屬於"應該"的一般規則的條件下去尋找它們,逐漸使之一般化和進而達到一個盡可能是最一般的概念和規則的體係。他的這種區分換一種說法,也就是"哲學的和經驗的研究方式"。這兩者各有它們的特殊的優點、困難和危險。"一般可以說,較高的要求從一開始就是向自上的美學提出的,而自下的美學則很容易滿足於向它提出的較低的要求。"他充分認識到哲學美學的缺點,"我們所有哲學美學的體係都好像是泥足巨人",因而他"甚至把自下的美學視為提出自上美學最重要的先決條件"。[1]在他看來,"普通美學最重要的任務一般應當是:明確提出審美事實和審美關係所從屬的概念;確定它們所服從的規則,其中包括藝術學說這項最重要的應用。可是自上而下的美學的諸研究方式主要隻把第一項任務置於眼前,因此它隻試圖用來自概念或觀念的對審美事實的說明,去代替而不是去補充來自規則的對審美事實的說明。"[2]他認為"當有關的美學說明還沒有成為通過規則作出的說明時,它就是一直是一個空架子"。[3]他把康德、謝林、黑格爾及與他們有依賴關係的美學稱為"自上而下"的美學,而把洛采、齊美爾曼、蔡辛等具有形式主義傾向和他自己的實驗心理學傾向的美學當作"自下而上"的美學。可見,他的這一"自上的"和"自下的"研究方法的區分,是針對著德國古典美學所發生的美學研究的方法受自然科學方法的影響而形成的變化而言的。這是西方美學史上的一次重要的轉變,它也直接導致了西方現代美學的人本主義和科學主義兩大潮流的對峙,也隨之產生了許多新興的美學流派,如心理學美學的諸多流派,形式美學的諸多流派,符號學美學等流派。似乎可以說,費希納預言並實現了西方美學的大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