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方美學史 第5卷 十九世紀美學

第二節 移情說美學

字體:16+-

移情說美學在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初葉流行於西方許多國家。它要求衝破狹隘的理性,無限伸張和解放自我,把想象和情感提到首位。這種憑借想象和情感把自我伸張到外在自然的浪漫主義運動的餘波,與浪漫主義文藝實踐有著密切聯係。移情說以審美活動中的移情現象為主要研究對象,與泛神主義思想以及人與自然統一的思想有著內在聯係。

移情現象在神話、語言、宗教、藝術以及原始民族的形象思維中到處可見。我國古代著名畫家顧愷之就已對這種現象進行分析,提出了"遷想妙得"、"妙對通神"的概念加以概括。在西方,古希臘已有人注意到這種現象,比較深入的研究則是由17世紀英國經驗派美學家們進行的。然而,隻有到了19世紀末葉,移情說美學才形成一種比較係統的美學理論,產生廣泛的影響,並在德國等國美學領域取得主導地位。

移情說美學的先驅是洛采和費舍爾父子。洛采在《小宇宙論》一書中已指出移情現象的主要特征就是把生命和情感外射到無生命的事物中去,使它們具有意義。弗·費舍爾把移情作用稱為"審美的象征作用",其意義就在於"對象的人化"。他的兒子羅·費舍爾在這個基礎上,把"審美的象征作用"明確地改稱為"移情作用",認為移情現象中物我相互交融、滲透,構成了審美活動的最完滿階段,從而奠定了移情說美學的基礎。然而移情說美學的主要代表則是裏普斯、穀魯斯、浮龍·李、巴希、伏爾蓋特等人。

特奧多爾·裏普斯(Theodor Lipps,1851-1914年)是德國美學家、心理學家,移情說美學的最主要的代表。1877年起,他曾先後在波恩大學、布雷斯勞大學任教;1894年至逝世,他在慕尼黑大學當了20年心理學係主任。裏普斯對移情說的研究使他在美學領域獲得了極大的聲望,有人甚至稱他為"美學上的達爾文"。他的主要著作有:《心理生活事實》(1883年)、《空間美學和幾何學·視覺的錯覺》(1897年)、《論移情作用,內模仿和器官感覺》(1903年)、《再論移情作用》(1905年)、《美學》(1903-1906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