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方美學史 第1卷 古希臘羅馬美學

第三節 審美的主體、曆程和對象

字體:16+-

柏拉圖在《斐多篇》中的美學思想,在《會飲篇》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後者可以說是前者的直接繼續。

《會飲篇》的主題是什麽?曆來有著許多爭議。古代塞拉緒布羅給它加上的副標題是“論善”,其性質是“倫理的”[91]。弗裏德蘭德認為是上升到觀照“厄羅斯的最高對象”,上升到觀照到自為而不是為他的善理念(eidos)。[92]喬伊特認為是,厄羅斯超出單純當下的那種對性的追求,而是對美和善的那種沉思。[93]盧托斯拉夫斯基認為,主題是愛情,但已經是一種新的愛情,它導致到知識;提出了一種建立在在此以前希臘藝術成長基礎上的新的理念論,把理念看作是個別事物的原因,理念是獨立於意見和表象,它比技藝的製品更為完美;對理念的直覺則是通過概括而獲致的。[94]康福德在他的論文《柏拉圖〈會飲篇〉中厄羅斯學說》中則認為,要把《會飲篇》和《斐多篇》緊密結合起來理解。《斐多篇》借助蘇格拉底宣揚禁欲主義氣質,熱衷於追求智慧,使靈魂擺脫肉體的羈絆,當時正值夕陽西下薄暮黃昏時節,所追求的是淨化靈魂所需的塵世樂園;而《會飲篇》則結束於黎明來臨時分的破曉,洋溢著青春和歡樂的氣氛,致力於闡述對智慧的愛情。要是說在《國家篇》的第八、九兩卷中,致力於闡明對智慧的追求的下降之路,那麽在《會飲篇》中,就致力於闡明這種追求的上升之路。在《國家篇》中,把教育分成兩個階段,初等階段是接受體育和音樂的訓練,高等教育則是接受哲學或辯證法的訓練,而《會飲篇》則提供這兩個階段之間的中間環節。[95]

以上這些作者對《會飲篇》的主題的探討,對我們無疑都是有啟迪的。這裏從探討柏拉圖的美學思想考慮,認為這篇對話集中討論了以下三個問題:審美主體厄羅斯,審美曆程,審美的對象和終極成果是真善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