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過對後殖民主義理論形成的思想背景和理論資源的分析,可以看到,後殖民主義理論形成於主體主義哲學被無情解構的理論氛圍中,後殖民主義理論崛起的時代正是主體性式微的時代。受主體性式微時代的理論氛圍的“浸染”,後殖民主義理論在解構現代性中的文化殖民問題時,不僅關注文化殖民問題所涉及的文化政治、性別政治、少數民族政治、話語權力等重大現實議題,也以質疑主體性作為其理論的邏輯生長點,通過對主體建構過程中“自我”與“他者”複雜關係的探討,展開對主體主義的批判。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從主體性角度解構文化殖民是後殖民主義理論的題中應有之義。
如果說主客二分意義上的主體是在談論主體,那麽,後殖民主義理論對主客二分本質主義的批判也就是在批判主體性。而後殖民主義理論批判的就是西方主體對東方客體的建構、想象、表述、歪曲,討論的是西方主體對東方客體的文化殖民。實際上,賽義德等後殖民主義理論家在其批判文化帝國主義、文化殖民主義、文化霸權主義的經典文本中,對文化殖民的主體性根源、主體性表現以及基於文化“雜交”、“模擬”(這實際上就是文化間性思維)等反文化殖民策略基礎上的文化的非純粹性、互融和共存等問題都有論述和強調。
賽義德提出的一個“重要性”問題是能否有真實的、不帶偏見的表述“他者”的知識。對此問題,賽義德作出了否定的回答。他認為,東方學對東方的表述是一種建構、類型化、妖魔化,東方學家眼中的東方是“東方化”了的東方,並不是“真正”的東方。在賽義德看來,東方學服務於西方對東方的霸權統治的主要方式是,使東方理所當然地成為西方屬下的“他者”,一種加強西方作為一種優等文明的自我形象的策略,其目的是使這個世界上的東方部分和西方部分之間的差異根深蒂固。結果,在東方學的話語中,東方被標以消極的客體性特征,而西方的特征則以積極的主體性詞語來表達。通過這種主體主義的建構和表達,東方學就為西方的殖民主義行徑提供了合法化的借口。賽義德《東方學》的理論旨趣就是對東方學家主客二分的主體主義思維方式的批判。在東方學家的眼中,西方是“自我”、“主體”、“中心”,東方是“他者”、“客體”、“邊緣”,東方需要得到西方的關照、教化、啟蒙和拯救才能走向文明,走向現代性。在《東方學》中,賽義德詳細分析了西方對東方的“建構”、“表述”、“想象”、“妖魔化”和“類型化”,闡釋了東方是如何被西方人所觀看、凝視(gaze),賽義德強調,無論是東方學家對東方進行的編纂和實驗,還是居處和朝聖,都體現出了歐洲(西方)對於東方的一種傲慢、對立和救贖意識。為此,他對西方人對東方以及東西方關係所作的抽象概括和類型歸納提出強烈質疑,對東方學家所作的西方/東方、我們/他們、白種人/非白種人等的二元區分進行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