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殖民的主體性反思:對文化殖民主義的批判

一、無法消解的主體性。“模擬”“雜交”中的東方文化主體意識自覺

字體:16+-

利奧塔等學者在闡釋後現代主義思潮的時候曾指出,身處後現代境況下的“主體與客體均被消解”,“在主體和客體之間已不存在區別”,“所謂主體性隻是形而上學思維的一種虛構而已”,“事實上真正的主體性並不存在”。[1]雖然後現代主義在批判主體主義哲學,拒斥形而上學,解構本質主義等方麵無疑做出了巨大的理論貢獻,但它畢竟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一切都被解構了,一切都**然無存了,一切的一切都是虛無的。這樣,它就從主體主義的極端走向了虛無主義的另一極端。繼尼采提出“上帝之死”的命題後,福柯提出“主體之死”“人之死”,羅蘭·巴特也提出“作者之死”。“上帝”死了,“主體”死了,“作者”也死了,甚至連“人”也沒了,這個世界上還剩下什麽呢?如果說,“人”還不得不在,那麽這個“人”也是被剝光了皮肉所剩下的一副空骨架,這樣的一個僵屍般的“人”的生存還有什麽價值和意義可言呢?

針對後現代主義的這一斷言,我們不得不反問:“事實上真正的主體性並不存在”嗎?究竟是特定曆史條件下的那種主體性被消解了,還是任何意義上的人的主體性都應被消解掉呢?問題的要害在於,我們的主體和主體性觀念本身是否還能存在?還需要存在?對於後現代主義的這一觀點,我們是斷然“拒斥”的。就像對於一個人而言,無論如何還是需要一個形而上的維度,需要一個冥冥之中的“東西”在隨時“吊”著他,他能從這一維度中找尋生活、生存的支柱、動力和意義。換言之,就是找尋並抓住生存之“根”,有了這條“根”,人才能夠生存下去,才不至於成為飄飄****、隨波逐流的“浮萍”,不至於成為到處莽莽撞撞的“野鬼”。

我們每個人都不願意成為無根之“浮萍”,成為可怕的“野鬼”。同樣,我們作為人而生存下去仍然需要主體性。主體性是人生存的一個重要的維度,是人的本性及其實現的理想狀態。我們難以想象,一種無主體性的存在、非主體的存在將會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如果我們本身就是這麽一種存在,那麽這種存在還值得我們為之奮鬥、為之拚搏,甚至為之犧牲嗎?人類不能沒有主體和主體性觀念。我們對於主體性問題的關注,其實就是對於人的存在和意義的關注,這本身就是人的主體性的體現。即使是那些試圖“消解”或徹底否定主體性的觀念,它們也在極力凸顯自己獨特的主體性。在此問題上,後現代主義也不例外。人的主體性是現代人最重要的觀念之一。盡管現代社會在不斷發展變化著,但人類對自由的追求不僅未呈消減之勢,反而更加強烈。人類所追求的自由、解放實際上也正是人的主體性的代名詞。如同黑格爾所說的,“在主體中自由才能得到實現,因為主體是自由的實現的真實的材料”。[2]某種自由是針對人而言的,而一個人隻有成為主體,他才可能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