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問題是後殖民主義理論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身份主體是文化殖民主義語境中的理論焦點之一,是文化殖民與非殖民化爭奪的主要領域。在現代性乃至全球化的背景下,身份政治成為主要的理論議題,身份已日益意識形態化。人們看一個人,不是首先作為一個“人”,而是看他是男人還是女人(男權主義、女權主義視角),他來自哪個民族、種族,他有什麽膚色和信仰……持守這種觀點看文化身份,就不可避免地把文化人種化了:一個種族,一種文化,種族決定文化,人種間的差別決定文化的差別,強調身份認同的純粹性和同質性。而實際上,身份認同具有同一性和差異性,身份不是靜態的,身份是構成的和流動的。針對西方對東方民族文化的“建構”“妖魔化”“類型化”,後殖民主義理論主張要重建東方民族的文化身份,但這種重建並不是“本土化”的重建,不是基於狹隘的文化民族主義、文化原教旨主義之上的重建,不是要找尋“真正”的東方,更不是要找回作為“自我”的東方,並反過來把西方當作“他者”,把東方作為另一個新的中心,以對抗西方中心,這不是後殖民主義理論的態度。賽義德反複強調不是要重建一個中心來推翻另一個中心,文化是不純的、雜交的,東西方文化是互滲共融的,所以他才提出一個很離奇的命題:不存在“真正”的東方。賽義德把本質主義的身份認同看作文化帝國主義的特征之一。斯皮瓦克也反複批評身份認同上的本質主義觀念,強調身份認同的差異性、構成性、流動性。這種觀點是主體間性思維的產物,是對傳統的主體性哲學的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