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史論的價值,一方麵表現為對曆史有深刻的見解,另一方麵表現為對現實有清醒的認識。同時,《隋書》史論還頗具當時統治者言論的一些特色。這是因為:第一,唐朝的封建統一政權是隋朝封建統一政權的直接繼承和發展,沒有隋朝,就沒有唐朝。因此,唐初統治者對隋朝的統一大業,是極為推崇的,稱讚隋文帝順乎潮流,“乘茲機運,遂遷周鼎”,“劬勞日昃,經營四方”,致使“金陵失險”、“單於款塞”,出現了“《職方》所載,並入疆理,《禹貢》所圖,鹹受正朔”[56]的統一局麵,對隋文帝在統一事業中的作用給予很高的評價。第二,唐初統治者對於隋朝初年的政治,也是異常欽慕的,認為:隋文帝時,“七德既敷,九歌已洽,要荒鹹暨,尉候無警。於是躬節儉,平徭賦,倉廩實,法令行,君子鹹樂其生,小人各安其業,強無陵弱,眾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歡娛。二十年間,天下無事,區宇之內晏如也。考之前王,足以參蹤盛烈”[57]。第三,一個“甲兵強盛”、“風行萬裏”的隋皇朝,為何在很短的時間內,竟然“率土分崩”、“子孫殄滅”了呢?這樣觸目驚心的現實,不能不引起唐初統治者的警惕和深思。可見,撰述隋朝曆史,對於唐朝統治者來說,有著切身的利害關係,有許多引為鑒戒的曆史經驗教訓。
貞觀三年(629年),唐太宗李世民乃令“秘書監魏徵修隋史”[58],魏徵就做了《隋書》的主編。《舊唐書》卷七十一《魏徵傳》記:“徵受詔總加撰定,多所損益,務從簡正。隋史序、論,皆徵所作。”可見,魏徵不僅主編《隋書》,而且還撰寫了《隋書》的序、論[59]。
魏徵是唐初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他與唐太宗在政治上有密切關係,是唐太宗統治集團的主要謀劃人物和決策人物之一。《隋書》史論,不僅反映了以魏徵為代表的一批諫官、元臣的思想,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唐太宗統治集團的政治思想和曆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