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魏晉南北朝隋唐史學

第二節 史學發展的階段和特點

字體:16+-

一、史學發展的三個階段

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史學的發展經曆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這個階段史學發展的特點是私人著史之風大盛。這種私人著史之風伴隨著史學多途發展的趨勢,客觀上形成了一種相互推動的局麵,促使史書數量劇增和史書種類增多。

先秦時期,私人著史的興起,是對“學在官府”的一個重大突破,從而出現了春秋末年和戰國時期私人著史的局麵。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私人著史之風的盛行,是對官府修史的補充和超越。唐初學人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私人著史之風興盛的原因,作了這樣的概括:

自史官廢絕久矣,漢氏頗循其舊,班、馬因之。魏晉已來,其道逾替。南、董之位,以祿貴遊,政、駿之司,罕因才授。故梁世諺曰:“上車不落則著作,體中何如則秘書。”於是屍素之儔,盱衡延閣之上,立言之士,揮翰蓬茨之下。一代之記,至數十家,傳說不同,聞見舛駁,理失中庸,辭乖體要。致令允恭之德,有闕於典墳,忠肅之才,不傳於簡策。斯所以為蔽也。[11]

從這一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這時期的私人著史之風興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史官製度的鬆弛從而導致官府修史不力,所以出現了“立言之士,揮翰蓬茨之下”的現象。值得注意的是,唐初學人是站在史館的立場上,即站在官府修史的立場來看待上述史學現象的,因此他們認為這造成了史學發展之“蔽”。這個結論帶有一定的片麵性。

其實,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史學的多途發展,私人著史的興盛已成必然之勢。對此,唐初學人也是注意到的。他們在討論各類史書的流變時,大多涉及私人著史的情況,如:

——關於“正史”,自西晉陳壽撰《三國誌》後,“一代之史,至數十家。唯《史記》、《漢書》,師法相傳,並有解釋。《三國誌》及範曄《後漢書》,雖有音注,既近世之作,並讀之可知。梁時,明《漢書》有劉顯、韋棱,陳時有姚察,隋代有包愷、蕭該,並為名家。”[12]這裏說的“一代之史,至數十家”,既有官修,也有私著。至於“音注”之類,更是私家多於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