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魏晉南北朝隋唐史學

六、範曄曆史思想的局限性

字體:16+-

範曄《後漢書》史論的開篇,是《光武帝紀》的後論,他這樣寫道:

皇考南頓君初為濟陽令,以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生光武於縣舍,有赤光照室中。欽異焉,使卜者王長占之。長辟左右曰:“此兆吉不可言。”是歲縣界有嘉禾生,一莖九穗,因名光武曰秀。明年,方士有夏賀良者,上言哀帝,雲漢家曆運中衰,當再受命。於是改號為太初元年,稱“陳聖劉太平皇帝”,以厭勝之。及王莽篡位,忌惡劉氏,以錢文有金刀,故改為貨泉。或以貨泉字文“白水真人”。後望氣者蘇伯阿為王莽使至南陽,遙望見舂陵郭,唶曰:“氣佳哉!鬱鬱蔥蔥然。”及始起兵還舂陵,遠望舍南,火光赫然屬天,有頃不見。初,道士西門君惠、李守等亦雲劉秀當為天子。其王者受命,信有符乎?不然,何以能乘時龍而禦天哉![120]

讀了這一篇《光武帝紀》後論,再對照前麵所引證的範曄關於對自己所撰史論的評價,人們不禁會啞然失笑,認為這是極其荒唐的事情。在這篇後論裏,範曄為了說明“王者受命,信有符乎?不然,何以能乘時龍而禦天哉”,他一連列舉了“赤光照室”、卜者王長所語、方士夏賀良上言、望氣者蘇伯阿之歎、道士西門君惠和李守的預言等。可以說,一切可以用來說明“王者受命”“有符”的手段都派上了用場。對於一個確信“死者神滅”、“天下決無佛鬼”的史家來說,這篇史論無疑是一堆荒誕之詞。

誠然,這或許就是一個史家在思想上與政治上的局限的一種反映。南北朝時期,史家著史,凡論及改朝換代之君,都要表明他有異於常人之處。如《南齊書·高帝紀》說蕭道成“姿表英異,龍顙鍾聲,鱗文遍體”[121];《梁書·武帝本紀》稱,梁武帝蕭衍“生而有奇異,兩胯駢骨,頂上隆起,有文在右手曰‘武’。……所居室常若雲氣,人或過者,體輒肅然”[122];《陳書·高祖本紀》也說,陳高祖陳霸先既長,“身長七尺五寸,日角龍顏,垂手過膝。嚐遊義興,館於許氏,夜夢天開數丈,有四人朱衣捧日而至,令高祖開口納焉。及覺,腹中猶熱,高祖心獨負之”[123]。這些記載,都不同程度地包含荒誕成分,也都是為開國之君編織神秘的外衣。其中,《梁書》、《陳書》作者姚思廉雖是唐初人,這兩部書成書於貞觀十年(636年),但姚思廉是繼承了其父姚察的事業,思想上和撰述上都深受其父的影響,自然保留著南朝史家的遺風。至於北朝史家,我們從北齊人魏收所著《魏書》裏的《序紀》、《太祖紀》中,可以讀到有關類似說法的荒唐故事。可見,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這是南北朝時期一些史家之庸俗性的通病,而範曄亦未能免俗,故有此不倫不類的史論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