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曄的史學思想,最重要的兩個方麵,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一是關於“以意為主,以文傳意”,二是關於“因事就卷內發論,以正一代得失”。對於前者,所討論甚少,本書特提出來加以闡發。對於後者,屢屢有論者提到[98],有的論者也有一定的論述,頗多啟發,有的論者則未予以展開。本書意在發展、豐富已有的陳說,時亦提出新的認識,把這一問題的研究向前推進一步。對於範曄的曆史思想,作者擬另撰專論,本文一般不予涉及。
這裏,首先討論關於“以意為主,以文傳意”的問題。
範曄在“自序”中突出地寫了他關於“意”與“文”的認識,他說:
文患其事盡於形,情急於藻,義牽其旨,韻移其意。雖時有能者,大較多不免此累,政可類工巧圖繢,竟無得也。常謂情誌所托,故當以意為主,以文傳意。以意為主,則其旨必見;以文傳意,則其詞不流。然後抽其芬芳,振其金石耳。此中情性旨趣,千條百品,屈曲有成理。自謂頗識其數,嚐為人言,多不能賞,意或異故也。
對於這一段話的理解,論者往往把它局限在關於“文”的範圍之內,這是一種比較狹隘的理解。其實古時文史不分,後來文史分途但二者仍有聯係。劉勰《文心雕龍》是文學理論著作,但也有《史傳》篇專論史學。《昭明文選》“選”的是“文”,但它也有“史論”專卷[99]。劉知幾《史通》是史學批評著作,但它反複強調“國史之美者,以敘事為工”[100]。章學誠所著《文史通義》,更是兼論文與史的理論著作。這樣來看,則對於範曄所論“以意為主,以文傳意”的思想,是不應當理解得太狹隘,而要把它同作為史學家的範曄聯係起來進行考察,庶可得其真諦。要之,這是認識範曄史學思想及《後漢書》有關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