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魏晉南北朝隋唐史學

四、《後漢書》史論的境界

字體:16+-

範曄對於自己所作的史論,十分自信。他自我評價說:

既造《後漢》,轉得統緒,詳觀古今著述及評論,殆少可意者。班氏最有高名,既任情無例,不可甲乙辨。後讚於理近無所得,唯誌可推耳。博贍不可及之,整理未必愧也。吾雜傳論,皆有精意深旨,既有裁味,故約其詞句。至於《循吏》以下及“六夷”諸序論,筆勢縱放,實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減《過秦》篇。嚐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

他還認為:“讚,自是吾文之傑思,殆無一字空設,奇變不窮,同合異體,乃自不知所以稱之。”[68]一個史家,如此坦率而又如此自負地來評論自己的史論,在中國史學上實屬罕見。

範曄這裏提到的幾個問題是值得注意的。一是範曄在史學上明確地提出“著述及評論”這樣的概念,把“著述”與“評論”並列地提出來,這是第一次,顯示出他對於“評論”的重視。二是作為皇朝史來說,《漢書》在當時“最有高名”,影響甚大,範曄著史撰論,都以其為參照,為“比方”。三是賈誼的《過秦論》是範曄心目中史論的典範,故以其自況。

近年來,關於範曄史論的研究,屢有論文麵世[69],讀者可做參考。本書所論,或有異同,祈望讀者和同好予以指正。

對於範曄的這種自我評價,後人有種種看法。第一種看法是嘲笑。宋人洪邁評論說:“……曄之高自誇詡如此。至以謂過班固,固豈可過哉?曄所著序論,了無可取,列傳如鄧禹、竇融、馬援、班超、郭泰諸篇者,蓋亦有數也,人苦不自知,可發千載一笑。”[70]

第二種看法是寬容。宋人葉適認為:“範曄類次齊整,用律精深,但見識有限,體致局弱,為可恨耳。其序論欲於班固之上增華積靡,縷貼綺繡以就篇帙,而自謂‘筆勢縱放,實天下之奇作’,蓋宋、齊以來文字,自應如此,不足怪也。”[71]盡管葉適認為範曄“見識有限”,但對範曄所撰的序論、讚語及自我評價,都視為當時文風所致,不應引為以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