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為馬克思辯護:對馬克思哲學的一種新解讀

一 《馬克思的幽靈》的主導思想

字體:16+-

無疑,作為一代解構主義大師,德裏達是站在解構主義的基地上“維護馬克思的幽靈”的,他所理解的馬克思或馬克思主義已經被其解構性的閱讀重新寫過。但是,我注意到,在德裏達的話語中的確包含著真知灼見,以及鞭辟入裏的分析。在《馬克思的幽靈》一書中,德裏達通過對當代世界資本主義新秩序即“新國際”的分析,通過對《德意誌意識形態》《共產黨宣言》《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資本論》等馬克思的“文本”進行互文性的閱讀,揭示了馬克思主義對“新國際”神話的解構功能和當代意義。所以,《馬克思的幽靈》指出,“人們必須接受馬克思主義的遺產”,“求助於某種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2]德裏達一再談到對馬克思主義遺產的繼承。那麽,何謂馬克思主義遺產?如何繼承馬克思主義遺產?

德裏達所欲繼承的馬克思主義遺產主要是指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馬克思的幽靈》指出:“要想繼續從馬克思主義的精神中汲取靈感,就必須忠實於總是在原則上構成馬克思主義而且首要地是構成馬克思主義的一種激進的批判的東西,那就是一種隨時準備進行自我批判的步驟。這種批判在原則上顯然是自願接受它自身的變革、價值重估和自我再闡釋的。”[3]

在德裏達看來,自我批判、自我更新是馬克思主義的內在精神,這種批判精神是馬克思主義最有活力的部分;在時代不斷變換,而時代精神卻在趨於自由主義的惰性和沾沾自喜之時,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隻有這種批判精神才能揭示當代資本主義世界的真實麵目;忠實於這種批判精神是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隻要我們繼承這種批判精神,“使這種馬克思主義的批判適應新的條件,不論是新的生產方式、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力量與知識的占有,還是國內法或國際法的話語與實踐的司法程序,或公民資格和國籍的種種新問題等等,那麽這種馬克思主義的批判就仍然能夠結出碩果”[4]。換言之,隻要把馬克思主義同當代實際相結合,馬克思主義就仍然會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這裏,德裏達已經超越“學者式的閱讀和討論”,把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經院式的研究轉換為密切聯係實際的研究”,這標誌著西方學者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新路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