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唐代史學論稿(增訂本)(第七卷)

唐代史學與唐代政治[1]

字體:16+-

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史上一個重要的朝代。這一時期,封建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出現了一個繁榮局麵。史學,作為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唐代也是有成就的。被封建皇朝列為“正史”的“二十四史”,有1/3成書於唐初。“三通”之首的《通典》、我國第一部係統的史學理論著作《史通》,都是唐代著名的私人著述。此外,官修史書如曆朝起居注、時政記、實錄、國史,私人著述如各類專史、方誌、野史、筆記、雜說,以及公私譜牒等,數量都很多。

恩格斯在論及17、18世紀歐洲的哲學和文學時指出:“不論在法國或是在德國,哲學和那個時代的普遍的學術繁榮一樣,也是經濟高漲的結果。”[2]唐代史學的成就,也是唐代封建經濟和政治發展的結果。唐朝的最高統治集團,特別是唐初最高統治集團,都把史學作為鞏固政治統治的重要手段之一,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史學的發展。唐代史學與政治的密切關係,在我國封建社會史學的發展中,是顯著的。

唐代統治者是怎樣看待史學的呢?

一、“覽前王之得失,為在身之龜鏡”

唐代開國皇帝李淵於武德五年(622年)在《命蕭瑀等修六代史詔》中,明確地提出了修史的目的:“考論得失,究盡變通,所以裁成義類,懲惡勸善,多識前古,貽鑒將來。”[3]這個思想成了唐代統治集團對待史學的一個傳統的思想。貞觀十年(636年),房玄齡、魏徵等修成《周書》《北齊書》《梁書》《陳書》《隋書》五部史書,“詣闕上之”。唐太宗很高興。他說:

朕睹前代史書,彰善癉惡,足為將來之戒。秦始皇奢**無度,誌存隱惡,焚書坑儒,用緘談者之口。隋煬帝雖好文儒,尤疾學者,前世史籍竟無所成,數代之事殆將泯絕。朕意則不然,將欲覽前王之得失,為在身之龜鏡。公輩以數年之間,勒成五代之史,深副朕懷,極可嘉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