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唐代史學論稿(增訂本)(第七卷)

中唐史學發展的幾種趨勢[1]

字體:16+-

這裏說的“中唐”,是指從唐玄宗天寶初年(起於742年)到唐憲宗元和末年(止於820年)之間約80年的唐代曆史,跟中國文學史上所說的“中唐時期”在斷限上略有不同。唐玄宗開元末年,唐皇朝的盛世已出現衰敗的朕兆,而曆時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755—763年)則嚴重地阻滯了唐代經濟、政治發展的勢頭,同時也使盛世時期所積累起來的各種社會矛盾統統爆發出來。其中,如藩鎮問題、土地問題、財政問題、民族關係問題等,都十分嚴重,成為當時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學家普遍關注的問題。政治家的改革,思想家的論辯,史學家的沉思,以至詩人的詠歎,都使他們在麵對嚴峻的現實這一點上有很多相通、相似之處。人們所熟知的“兩稅法”、《封建論》、“三吏”、“三別”等,都是這個時期出現的。在這樣的曆史條件下,唐代史學風氣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出現了幾種新的發展趨勢。

一、明確提出史學的經世作用

中國史學曆來跟政治有密切的關係。這個傳統起源於久遠的古代,所謂“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2],可以說是它的思想的源頭。《左傳》一書在這方麵有不少明確的記載,如隱公六年(前717年)記載了這樣一件事:“鄭伯侵陳,大獲。往歲,鄭伯請成於陳,陳侯不許。五父諫曰:‘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君其許鄭!’陳侯曰:‘宋、衛實難,鄭何能為?’遂不許。”這是說陳侯沒有聽取五父的建議而終於給國家帶來了災難。對於這件事,《左傳》發表了一大篇議論:

君子曰: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其陳桓公(按:即上文所說陳侯)之謂乎!長惡不悛,從自及也。雖欲救之,其將能乎!《商書》曰:“惡之易也,如火之燎於原,不可鄉(向)邇,其猶可撲滅?”周任有言曰:“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按:《商書》,係指《盤庚》上篇;周任,馬融《論語注》說是“古之良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