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唐代史學論稿(增訂本)(第七卷)

柳宗元史論的理論價值和曆史地位02

字體:16+-

這就是說,自然界的運動、變化都是出自其內在的原因,既不是為人們所打算的,也不是為人們所安排的;自然界自身就存在著互相排斥和互相吸引的現象,而把這看作是與國家興亡有關的征兆,那是太可笑了。柳宗元進而質問說:所謂“天之所棄,不過其紀”,那就更加荒謬了!我不能同意這種毫無道理的說法。侯外廬先生在評論《三川震》的理論價值時寫道:

柳宗元不僅肯定“天地”為物質的自然存在,而且在自然運動問題上提出了“自”的觀點,即自然自己運動的觀點。……

按“自”這一範疇,取之於道家,王充以來的舊唯物主義者對它作了唯物主義改造,以與“天”意的“故”作(有目的有意誌的最初推力)對立起來。柳宗元的這種自然自己的運動觀,更含有樸素辯證法因素。在自然界運動的根源問題上,他繼承並發展了王充的傳統,肯定無窮的陰陽二氣在宇宙間不斷運動,必然呈現出各種形態(如“動”與“休”、“峙”與“流”等),它們並不受任何意誌力的支配,而是“自動自體,自峙自流”、“自鬥自竭,自崩自缺”,這八個“自”的四對命題是超越前人的理論。[37]

這是從思想史上對柳宗元所提出的“自”的範疇之極高的評價,對我們從曆史理論的發展上來評價這一問題有很大的啟發。這是因為:第一,“天人之際”的問題,首先要辨明“天”是什麽?是神,還是物?是有意誌的,還是沒有意誌的?第二,是“天人相合”(“天人感應”),還是“天人相分”?第三,“人事”(社會、曆史)變化的原因是什麽(是“天”?是“聖人之意”?是“生人之意”?是“勢”)?僅僅回答了這三個問題,關於“天人之際”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即:“天”作為自然界,其運動的根源何在?柳宗元關於自然自己運動的觀點,正確地回答了這個問題。這樣,他就把司馬遷提出“究天人之際”以來有關這方麵的認識,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當人們不僅在對曆史的認識中驅逐了“天命”的影響,而且也在對自然的認識中驅逐了“天命”的影響時,“天命”就無處藏身而最終失去欺騙的作用。《三川震》所提出的理論創見,可以看作是古代曆史理論在“天人相分”問題上走向更加成熟的標誌。在其他有關各篇,柳宗元反複闡述了“天命”是不存在的。如在《伐宋》篇中針對趙宣子宣揚“天誅”“天罰”之說,指出:“若乃天者,則吾焉知其好惡而暇征之耶?”並從曆史事實上證明“天之誅”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如在《神降於莘》篇中針對所謂“有神降於莘”的記載,更進一步指出:“力足者取乎人,力不足者取乎神。”這無疑是說“神”不過是那些“力不足者”製造出來的,用以為自己壯膽或用來欺騙他人的偶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