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唐代史學論稿(增訂本)(第七卷)

說《通曆》[1]

字體:16+-

馬總所撰《通曆》一書,是中國史學史上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通史。然自中唐以下至民初約1200年左右,其以抄本流傳,故世所罕見;1915年雖有排印本行世,但因所印極少,亦傳布未廣。因此,近代以來,《通曆》一書鮮為人知,直到1982年劉節先生遺著《中國史學史稿》整理出版,並對《通曆》有所評論[2],這才開始引起人們對它的注意。1985年,張承宗同誌發表《葉德輝印〈通曆〉一書簡介》一文[3],對1915年葉氏排印本《通曆》作了較詳細的介紹。同年,我在《唐代史家的通史撰述》一文中,把它作為唐人所撰編年體通史之一予以評論。近來,我因考察中唐史學的需要,對《通曆》一書及有關問題作進一步的摸索,乃撰成此文,希望能對史學研究者、古籍研究者及各方麵讀者了解此書有一點參考的作用;不當之處,亦希望能得到批評、指正。

一、《通曆》的作者

《通曆》的作者馬總在中唐曆史上也是一個值得人們關注的人物,舊史對他的評價是“有大臣風,才堪宰相”[4]。

馬總(?—823年),字會元,扶風(今陝西鳳翔)人,家世及生年不詳。他從小孤貧,好學,不妄交遊。唐德宗貞元十五年(799年),姚南仲鎮渭州(治白馬,今河南滑縣東舊滑縣),馬總為其幕府[5]。因受監軍薛盈珍的排擠、打擊,改任泉州(治晉江,即今福建泉州)別駕。不久,薛盈珍入朝掌管樞密,又指使福建觀察使柳冕尋機殺害馬總。柳冕乃指派泉州刺史薛戎羅織馬總罪名。不料薛戎是個正派的官員,反倒“別白其狀”,為馬總辯護,於是也受到牽連,被免職關押,備受淩辱,然“竟不動搖”。這件冤案,驚動了政治聲望頗高的淮南節度使杜佑。他一麵上表德宗,說明薛戎一案真相;一麵致書柳冕,告誡他不要胡作非為。由於杜佑的營救,薛戎之難方解,而馬總亦轉危為安[6]。有趣的是,這樁公案卻使《通典》作者跟《通曆》作者發生了一點聯係,這是他們都不曾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