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和《帝範》[1]
一、史學家的君主論
在中國曆史上,關於君主的討論,由來已久。這些討論,有的是出於政治的考慮,有的是以倫理為依歸,有的是作曆史的評論,當然,也還有從其他方麵的考察,但這都不是截然分開的,不同的方麵都存在一定的內在聯係。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2]主要是從政治關係來說的,但其中也有倫理關係。孟子強調“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3],這是從政治上著眼的。秦統一中國,秦王嬴政自稱皇帝,君主的地位淡化了宗法性質而強化了政治性質。此後,君主成為學人研究的重要對象。史學家撰寫曆史,脫離不開對於君主的評論;政治家參與國事,不能不與君主共同議政:思想家談論社會、道德、風尚,也總是要涉及君主。可以這樣說,在古代中國,君主始終是人們關注、研究的重要對象。在司馬遷著《史記》以前,賈誼的《過秦論》是涉及評論君主的一篇重要文章,它經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引用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史記》《漢書》的相繼問世,其中“本紀”部分,都有關於對君主的記事和評論。這些評論,一般說來,隻是針對某一個君主而發的,有時也有是針對某一君主同另一君主相比較而發的。總之,大多是就某個君主而論,並不是把君主作為一個社會現象或一個政治現象來討論,至少沒有把君主作為一個“整體”現象來討論。
東漢末年,荀悅奉漢獻帝之命,在《漢書》的基礎上寫一部簡明的西漢史。荀悅改紀傳為編年,著成《漢紀》30卷。他在此書中提出了六主、六臣論。所謂“六主”是:王主、治主、存主、衰主、危主、亡主;所謂“六臣”是:王臣、良臣、直臣、具臣、嬖臣、佞臣。他認為:“六主之有輕重,六臣之有簡易,其存亡成敗之機在於是矣,可不盡而深覽乎!”[4]荀悅把“存亡成敗”完全歸結為“六主”“六臣”,顯然是片麵的,但他所說的“六主”,確是把君主作為一種政治現象來考察的。應當說,這是中國史學上較早的“君主論”,因而具有比較重要的思想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