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際的《漢書》學[1]
人們都非常熟悉:在中國古代史學史上,馬、班齊名,《史》《漢》同輝,讚譽者蜂起,仿效者不絕。其實,《史》《漢》的命運畢竟還是不完全一樣的。例如。隋唐之際,《漢書》研究成為顯學,而《史記》研究卻大不如前者。
隋唐之際《漢書》學的興盛,突出地表現在湧現了一批專治《漢書》的學者。
隋朝劉臻,“精於《兩漢書》,時人稱為漢聖”[2]。被稱為“漢聖”,足見其研究《漢書》功力之深。當然,超過“漢聖”的人還是有的。學者楊汪曾經問《禮》於沈重,受《漢書》於劉臻。二人推許之曰:“吾弗如也。”隋煬帝時,楊汪任國子祭酒。煬帝“令百僚就學,與汪講論。天下通儒碩學多萃焉,論難蜂起,皆不能屈”[3]。由此亦可證明楊汪學術之精深。煬帝時期有位光祿大夫於仲文,曾任“右翊衛大將軍,參掌文選事”,亦撰成《漢書刊繁》30卷。隋朝《漢書》學的泰鬥,還應算上蕭該和包愷。煬帝大業中,蕭、包二人聚徒教授,著錄者數千人,可謂盛況空前。史稱:“於時《漢書》學者,以蕭、包二人為宗匠。”[4]
關於蕭該,據《隋書·蕭該傳》記,隋文帝時,他被“拜國子博士。奉詔書與(何)妥正定經史,然各執所見,遞相是非,久而不能就,上譴而罷之。該後撰《漢書(音義)》及《文選音義》,鹹為當時所貴”。蕭該的《漢書音義》,看來也是屬於發憤之作。關於包愷,是從王仲通受《史記》《漢書》。王仲通,《隋書》無傳。《隋書·韓擒虎傳》記:王仲通,朱崖人。其兄王萬昌於隋文帝仁壽初“作亂”,旋敗;俄而“仲通複叛”,亦被“討平”。包愷的《漢書》學知識,主要來源於王仲通。蕭、包教授《漢書》,弟子數千,門庭若市,堪稱隋朝《漢書》學的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