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教育在今天仍然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人們的現代意識、現代觀念的增強和現代文明水準的提高,一方麵包含著對曆史傳統的某些方麵的否定,另一方麵也包含著對於曆史傳統的某些方麵的重新認識、評價、批判繼承和發揚光大。如果可以這樣來看待曆史傳統和現代文明的關係的話,那麽,曆史傳統給予現代社會的人們的啟示當然是不應當被忽視的,而作為曆史傳統之重要組成部分的傳統史學在曆史教育中的作用,自亦有其不可忽視之處。
一個民族,總不能忘記自己的曆史。這是因為,曆史不僅可以說明一個民族的過往曆程、現實狀況,而且還可以指示它的未來方向。關於這一點,世界各國有不少史學家的看法是相同的或相近的。遠的不說,即以20世紀而論——
一個意大利人說:“曆史是生活的教師。”[1]
一個美國人說:“曆史的長河是源遠流長的,重大的人類情感和利益都和保持(或者避免)過去的記憶分不開。無論是令人厭惡的回憶或者是令人渴望的回憶,都影響著人民的曆史進程。”[2]
一個英國人說:“革命者隻有在他同時也是一個曆史學家、在他自己的曆史思想裏真正重演那盡管已被他揚棄了的生活時,才能把他的革命看作是一種進步。”[3]
一個中國人說:“對於未來社會的待望逼迫著我們不能不生出清算過往社會的要求。古人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認清楚過往社會的來程也正好決定我們未來的去向。”[4]
這裏,姑且不論這些論者的曆史觀的性質怎樣,姑且不去考察他們自身的曆史如何,他們以不同的語言和不完全相同的說法,強調了同一個道理:曆史和現實生活是不可截然分開的。這是一個深刻的但又極易了然的道理。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悠久的曆史和文化傳統,曾經激勵著無數的炎黃子孫為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而奮鬥、而獻身;曾經吸引著許多異國人士的研究、稱頌和傾心,以至於把中國譽為全人類的“發明和發現的搖籃”。這是完全符合曆史發展的邏輯的。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又具有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古代文化,它不僅使它的子孫為之驕傲,為之興奮,也贏得世界進步人士的公正的評價,這是理所當然的。曆史確是生活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