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讀史而促進和提高人生修養,這在中國曆史上有久遠的傳統。春秋時期,楚莊王問他手下的大夫申叔時:應當用哪些書來教導太子?申叔時回答說:
教之《春秋》,而為之聳善而抑惡焉,以戒勸其心;教之《世》,而為之昭明德而廢幽昏焉,以休懼其動;教之《詩》,而為之導廣顯德,以耀明其誌;教之《禮》,使知上下之則;教之《樂》,以疏其穢而鎮其浮;教之《令》,使訪物官;教之《語》,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務用明德於民也;教之故誌,使知廢興者而戒懼焉;教之《訓典》,使知族類,行比義焉。”[5]
根據三國時期吳國人韋昭所做的注,這裏說的《春秋》,是“以天時紀人事”的書,是春秋時期各國國史的統稱。《世》,是“先王之世係”。《令》,是“先王之官法、時令”。《語》,是“治國之善語”。故誌,是“記前世成敗之書”。《訓典》,是“五帝之書”。在申叔時所說的9種書當中,史書占了半數以上[6];而用以教導太子的目的不外乎是為了修身與立事。這是中國史學上較早的同時也比較明確和具體的曆史教育的記載。
司馬遷根據儒家的思想傳統,闡說了《春秋》同“治人”的關係,可以看作是對史學與人生修養關係的一種解釋。他認為:“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春秋》,辨是非,故長於治人。”他進一步解釋說:“是故,《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義。……故有國者不可以不通於《春秋》,前有讒而弗見,後有賊而不知。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經事而不知其宜,遭變事而不知其權。為人君父而不知《春秋》之義者,必蒙首惡之名。為人臣子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必陷篡弑之誅,死罪之名。……故《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7]前麵已經講到,司馬遷的這些認識,是根據儒家思想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原則來闡述的,在今天看來其具體的論點多不可取。然而,其合理的內核,是闡述了史學跟人生修養的關係,君、臣、父、子,概莫能外。他的這個認識對後來的史學思想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