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桃花源”裏的啟示
在我們講到史學與社會進步的關係時,不由得想起了陶淵明的著名散文《桃花源記》裏所寫的那些饒有興味的事情。這篇清新、別致的文學作品給予我們史學上的啟示是很深刻的。
陶淵明是東晉末年的大詩人,他的詩歌在中國詩歌史上獨具風格,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他的散文流傳下來的不多,而《桃花源記》(並詩)卻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全文僅300餘字,節錄如下: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華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複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邀)還家,為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複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1]
據下文所說,這個漁人從山中出來後,把所見所聞報告了官府;但不論是官方還是私人,都沒有人再找到那個“世外桃源”了。
這是一篇文學作品,它寄寓著作者的一種社會理想,也曲折地反映出作者對其所處社會的抨擊;前人已經指出,若要從曆史上來考證其所記之有無,那就“殊為多事”了。但是這篇散文以其質樸的文字和思想,道出了史學上的一個真知:“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作者巧妙地安排了秦末之時避亂於此絕境之人的後裔與東晉時期漁人相遇,問對之際,發現居於“桃花源”裏的人們已經失去了曆史進程的意識,他們連兩漢都一無所知,更不用說是魏晉了。由此可見,人們要是“忘卻”了曆史的話,那麽也就難以感受到曆史的進步,更不用說是積極地促進曆史進步了。生活在文學境地裏的那些“怡然有餘樂,於何勞智慧”的人們,於“歎惋”之中還是透露出缺乏健全的曆史意識的悲哀。《桃花源記》雖是文學作品,它在這一點上給予人們的啟示的確是很深刻的,盡管這未必是作者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