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通過史學而認識曆史,從而豐富了知識,增益了智慧。這固然是人類文明的標誌之一。但是人們認識曆史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了解過去,而是為了通過了解過去而認識現在和觀察未來。人們對於曆史的認識以及從中汲取的啟示和智慧,隻有運用於現實和未來時,才獲得了真正的社會價值。
中國古代哲人很早就提出了“彰往而察來”的思想[90],認為使過去的事情顯明彰著起來,可以作為借鑒,用以察知未來。先秦時期的政治家也早已認識到“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的道理。戰國時期,晉國一分為六而以智氏最強。智伯向韓、魏索取土地、人口,都達到了目的,又向趙氏提出同樣的要求。趙襄子拒絕了智伯的要求,並用張孟談的計謀與韓、魏合作,大敗智伯之兵;智伯身死,國亡地分。趙的國力得以鞏固,張孟談居首功,地位顯赫,“名顯而身尊,權重而眾服”。這本符合常理,但張孟談卻認為不合乎“持國之道”,於是向趙襄子提出要“捐功名,去權勢以離眾”。趙襄子大惑不解,下麵是趙襄子跟張孟談之間的問對:
——襄子恨然曰:“何哉?吾聞輔主者名顯,功大者身尊,任國者權重,信忠在己而眾服焉。此先聖之所以集國家、安社稷乎!子何為然?”
——張孟談對曰:“君之所言,成功之美也。臣之所謂,持國之道也。臣觀成事、聞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權,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91]
趙襄子見張孟談“愴然有決色”,又聽他講得很有道理,也就同意了他的請求。這樣,張孟談乃“納地釋事以去權尊”。三年後,韓、魏、齊、燕四國謀趙,趙襄子再度重用張孟談而四國謀敗。
不論是哲人,還是政治家,他們說的“彰往而察來”“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都說明了人們之所以十分重視認識曆史,歸根結底還是為了現實、為了未來。秦漢以後,這個思想由史學家進一步闡發和豐富,成為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麵和優良傳統之一。這個傳統,從司馬遷撰《史記》以寄“述往事,思來者”之意[92],到章學誠以記注、撰述定史學兩大“宗門”,認為“記注欲往事之不忘,撰述欲來者之興起”[93],是一脈相承的。綜觀諸家所論,認識曆史是為了判斷現實、觀察未來,其中根據和道理大致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