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意識並不是史學家所獨擅的。在文明時代,史官、史家或因其職責的專長,或因其有崇高的使命感與濃厚的興趣,在自己的曆史研究和曆史撰述中,以及在繼承前人思想遺產的基礎上,不斷積累、培育起更高層次的曆史意識。這種曆史意識在他們的著作和言論中反映出來,便轉化為全社會的精神財富。這是史學家對於社會的特殊貢獻。人是在社會實踐中生活、生存和繁衍的,社會實踐對於人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從社會實踐的觀點來看,人們的曆史意識隻有反作用於社會實踐時,才會由精神財富轉化為物質財富,從而獲得更大的價值。因此,曆史意識同社會實踐的結合,也就不隻是史學家的任務,而是政治家、軍事家、理財家、思想家、教育家以及一切擁有曆史知識的社會成員的共同任務。前引《尚書·盤庚》中盤庚關於為什麽遷殷的談話,可以認為是這方麵較早的一個實例。盤庚遷殷自有種種客觀原因,但他在說明這一重大決策時,曆史意識無疑是起了作用的。
商鞅變法,這是中國曆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奴隸製向封建製轉變過程中發生在秦國孝公時的一個重大的決策。這個決策是經過激烈的辯論才確定下來的,史載:秦孝公任用了衛國人商鞅(原稱衛鞅),商鞅主張變法,孝公有些猶豫,於是同商鞅、甘龍、杜摯等討論是否變法之事。商鞅同甘龍、杜摯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衛鞅曰:“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
孝公曰:“善。”
甘龍曰:“不然。聖人不易民而教,知[智]者不變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勞而成功;緣法而治者,吏習而民安之。”
衛鞅曰:“龍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於故俗,學者溺於所聞。……三代不同禮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製焉;賢者更禮,不肖者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