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學開始走向世界的曆程[155]
在中國近代史學萌生過程中,中國史家關於邊疆史地的研究和關於外國史地的研究,可以說是同步展開而又互有交叉的。鴉片戰爭前夕,出於民族危機的預感,龔自珍已著手於邊疆史地的研究,而林則徐則倡導對外國史地的認識與研究。對邊疆史地的研究,固已涉及對外國的曆史與現狀的考察;而關於外國史地的研究,則往往聯係著對當時中國前途的抉擇和命運的估量。這兩股史學潮流的奔騰、激**,都同時代的脈搏發生著共振。
林則徐在廣州禁煙時,有一種了解世界、認識世界的迫切感,乃命人翻譯英人慕瑞所著《世界地理大全》,親自潤色,編訂刊刻,定名為《四洲誌》。這是一本簡略介紹世界各洲30多個國家地理、曆史的書。此書雖隻1卷,但開風氣之先,對後來中國學人研究、撰述外國史地之風,有倡導的作用。這也表明林則徐作為“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對近代史學萌生所起的作用。繼林則徐之後,魏源寫出了《海國圖誌》,王韜寫出了《普法戰紀》《法國誌略》等書,黃遵憲則有《日本國誌》的撰述。這些關於外國史地的著作,在當時的中國,尤其在日本,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從史學發展的觀點來看,它們反映了在近代史學萌生中,中國史學開始走向世界的曆程。
一、魏源與《海國圖誌》
魏源(1794—1857年),原名遠達,字默深,湖南邵陽人。他28歲中舉人,50歲才中進士,仕途不算通達。但他在三四十歲時,政治經曆豐富,著作繁多。鴉片戰爭時,為兩江總督裕謙幕僚,參與浙東抗英之役,與龔自珍、林則徐、姚瑩等關係密切,思想相投。他痛感英軍入侵,撰《聖武記》一書,以激勵時人,並希望朝廷重溫曆史,振作武功,以堅禦侮之誌。此書共14卷,前10卷曆述清朝武功及用兵成敗之道,兼及有關軍事製度;後4卷為作者論議,闡述了他關於練兵、整軍、籌餉、馭夷的見解和主張。從當時的曆史環境和社會界潮來看,這書在史學上的價值,其論議部分遠在記事部分之上。魏源在《聖武記·敘》中寫道:“先王不患財用而惟亟人材,不憂不逞誌於四夷,而憂不逞誌於四境。官無不材,則國楨富;境無廢令,則國柄強。楨富柄強,則以之詰奸,奸不處;以之治財,財不蠹;以之搜器,器不窳;以之練士,士無虛伍。如是,何患於四夷,何憂乎禦侮!”可見作者認為,肅清政治是禦侮的基礎,而人材又是其中的關鍵。這實際上是指出了當時的政治腐敗,造成了侵略者有可乘之機。他在敘中特意說明此書“告成於海夷就款江寧之月”,即《南京條約》簽訂之時,又引用《禮記·哀公問》篇中“物恥足以振之,國恥足以興之”[156]的話,都是寓有深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