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羅什福科大致是帕斯卡爾的同時代人,一個由行動轉向思考的人,為了更好地理解帕斯卡爾,我們在此簡略介紹一下他的生平思想,尤其是他在《道德箴言錄》中闡發的思想,以便對帕斯卡爾的相關思想做一些深化和補充,並將兩人做一扼要的比較。
1.生平、著作、影響
拉羅什福科(La Rochefoucauld,1613—1680),法國思想家,著名的格言體道德作家,1613年9月15日生於巴黎一個家世顯赫的大貴族家庭。早年熱衷於政治,先是反對紅衣主教黎塞留,入獄並流放外省;後又卷入反對首相馬紮蘭及王權的政治密謀和武裝鬥爭,參加投石黨之亂並幾次負傷。晚年不問政治而出入於各種文藝沙龍,寫有《回憶錄》(1662)與《道德箴言錄》(1665—1678)兩部作品,後來人們還收集到他的一百五十封信和十九段感想。
拉羅什福科所處的時期在政治上是一個重建法蘭西王朝,並向路易十四的絕對君主製過渡的時期。總的來說,這一時期的精神生活領域相當活躍,文化日趨繁榮。在形而上學方麵,有笛卡兒的沉思、伽桑狄的詰難以及馬勒伯朗士的雄辯;在人生哲學與宗教方麵,有帕斯卡爾的沉思;而在道德、風俗方麵,則有拉羅什福科及稍後的拉布呂耶爾的省察。這些思考都達到了相當的深度、啟迪了幾代人的心靈,影響所及,直到現代。
拉羅什福科一生的活動明顯地呈現為兩個時期,早年,他可以說是一個政治型,甚至是一個流血的政治型人物,他或策劃於密室,或鏖戰於街壘;他入伍、從政、戀愛、樹敵,此時他的特點是好勇鬥狠,他是在讀生活這本大書。而到晚年則來了個大轉變,可以說變成了一個文化型的人物,並且是一個沉思的文化型人物。他經常出入的不再是硝煙彌漫的沙場,而是安靜的、充滿女性氣息的沙龍,他傾聽、交談、思考,他在養傷,也在消化他早年的豐富閱曆,他並沒受過多少教育,但他有很好的感受力。他見識過各種各樣的德性與惡行,最後他已厭倦行動而渴望思考,思考的結果就是這部《道德箴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