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主義思想 :從烏托邦到科學的飛躍(1516—1848)

總序 對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曆史的觀察與思考02

字體:16+-

四、如何看待社會主義運動從理論到實踐的轉變

社會主義從烏托邦發展為科學後,關鍵就是通過社會主義運動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轉變,並把科學社會主義付諸實踐。這套叢書的第二卷集中闡述了這個主題。社會主義運動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三部曲:建立社會主義政黨,由黨領導勞苦大眾開展多種形式的階級鬥爭,奪取政權建立社會主義國家。1847年6月,馬克思、恩格斯參與創建的共產主義者同盟是第一個國際性的工人階級政黨,其支部遍布歐美八國,黨員隻有大約400人(主要是德國人)。當初先哲、先賢們是想建立這樣一個國際性的革命政黨: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通過一場聲勢浩大的世界革命來奪取政權。這個國際性的工人階級政黨剛剛建立半年多,就迎來了歐洲史無前例的1848年革命。當時歐洲實現社會主義革命的條件遠未成熟,從總體而言,這場遍布歐洲八國的革命是民族民主革命,重點在法、德兩國。法國二月民主革命爆發後,推翻了王朝政府,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但勞資矛盾激化,迫使巴黎工人舉行六月起義。因為他們準備不足,缺少堅強正確的領導,寡不敵眾,隻激戰4天就失敗了。德國三月民主革命(又稱德國一八四八年革命)爆發後,馬克思、恩格斯親自率領大多數共產主義者同盟黨員回國投身革命。然而因為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勢力大,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勢單力薄,這場民主革命堅持鬥爭一年多,到1849年5月也失敗了。隨後,共產主義者同盟遭到德國反動政府迫害,被迫於1852年11月宣布解散。

19世紀50年代歐洲工人運動處於低潮,60年代重新振興。經馬克思、恩格斯盡力推動,於1864年9月成立國際工人協會,國際工人協會史稱第一國際,其支部遍布歐、美、非三大洲18國。馬克思、恩格斯通過這個政黨性的國際工人組織來推進世界革命。在第一國際多年影響下,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起義勝利,建立了第一個工人階級政權,即巴黎公社。馬克思、恩格斯曾經寄望於巴黎公社的革命能夠在法國全國取勝,進而擴展到整個歐洲,促成歐洲各國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巴黎公社雖然有眾多嶄新創舉,可是隻堅持72天就被資產階級反動派鎮壓下去了。從此歐洲革命又陷入低潮。這時歐美各國工人運動的先驅認識到:要取得本國革命勝利,不能隻靠建立國際性工人政黨或政黨性工人國際來統一領導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而必須建立民族國家性的社會主義政黨來領導本國的革命運動。於是,從19世紀70年代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歐、美、亞、非四大洲先後成立了30個社會主義政黨。其中德國社會民主黨成立最早、領導最強、隊伍最大、鬥爭成果最多,因而成為各國工人政黨的表率。這些社會主義政黨在19世紀末的議會合法鬥爭中取得一些成就。然而19世紀,世界資本主義已從封建資本主義第一階段上升到自由資本主義的第二階段,資本主義還有相當強大的勢力,所以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在西歐各國難以取得政權,更難以推進世界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