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那個太陽,還是太陽下曆史編年的重複敘事。
從2000年《京都議定書》拒簽,布什的英語說“不”,希拉克的法語、施羅德的德語和普京的俄語說“是”不再是一個肯定詞,到2003年出兵伊拉克,布什的英語說“是”,希拉克的法語、施羅德的德語和普京的俄語說“不”也不再是一個否定詞,或許帝國偏移了,一個由美國英語表示肯定與否定的時代已經開始。
亞曆山大大帝的古希臘語和征服者愷撒的羅馬拉丁語,都不曾有過這種話語霸權。
隔著大西洋,布什的英語重新叫響了戴高樂的法語。歐洲人的歐洲。從大西洋到烏拉爾的歐洲。戴高樂是第一個說出這句話而且幾十次重說這句話的歐洲人。戴高樂的加法,一個同歐洲一樣大的想象,也是一個同歐洲一樣大的真實。
在歐洲,一個戰爭的世紀,既然是從塞爾維亞人的第一槍開始,也好像一定要等塞爾維亞人的最後幾槍才結束。槍聲零落了,歐洲的政治家們似乎仍然走不出“版圖”、“國界”、“占領區”等等詞語的邊界。他們的政治數學也一直停留在初等的“-”法和“÷”法上。他們在用減法分割過奧匈帝國、用除法分裂過德國之後,又讓南斯拉夫聯盟在連續的減法中解體。
這是歐洲最後的減法?當歐洲就是世界的時候,他們盡可以在十年戰爭、七十年戰爭、一百年戰爭中減下去。現在,世界已經遠在歐洲之外,再減就將減到零。
加法的歐洲。其實,萊茵河的水,阿爾卑斯山的雪,地中海岸的陽光,等等,從來不問什麽加與減。況且哥白尼的太陽,牛頓的地球軌道,還有愛因斯坦不可分隔的時空,也沒有給歐洲帶來多少共同的珍惜、珍愛與珍重。甚至連歐洲精神的許多共名,諸如堂吉訶德挽歌,浮士德夢想,哈姆雷特追問,以及改變了他們耳朵的貝多芬音樂和改變了他們眼睛的凡·高色彩,也都不曾完成一次文化的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