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了。2008年5月12日14點28分,震中往外50公裏半徑內那一瞬間的天崩地裂,祖國腹地10萬平方公裏土地上那一時刻的房倒屋塌,那些日夜的神傷心碎,離現在居然有一年了,不,離現在居然還隻有一年……
寫這段文字的時候,我眼前清晰地出現了震災半月之後上海社科院小禮堂中的那個情景:一位80多歲高齡的老同誌,坐在輪椅上,噙著眼淚,雙手使勁把3萬元現金塞進捐款箱。寫這段文字前不久,我讀到媒體上這樣一則報道,說截至2009年3月底,四川災區已有900多名不幸失去兒女的育齡婦女,再次成功懷孕,有的已經生下了可愛的寶寶……
相對於一場奪去數萬生命的特大災害來說,一年的時間太短了,它遠遠不能衝淡幸存者們刻骨銘心的痛楚;但它又很長,足以讓我們學到原來或許一輩子也難以學到的東西。中華民族是一個特別堅強的民族,也是一個特別善於學習的民族。在一年以來的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過程中,強忍悲痛的同胞們,已經讓災難變成了一個課堂,一個全民族進行集體學習的特殊課堂。
災難讓我們知道,人是多麽脆弱,但也可能變得多麽堅強。單獨的人類個體的脆弱,在反複無常、有時麵目猙獰的自然力量麵前,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但人類的天性,就在於它不能總處在天然狀態。隻要在社會的保護和養育之下,繈褓中一無所能的人類嬰兒,就有可能成長為力擒猛獸的勇武獵手。地震肆虐以後,隻有依靠親人、朋友、鄰居,尤其是集體和國家的力量,8.4萬多名同胞的生命才能從廢墟中被拯救出來,近150萬被困群眾才能被轉移到安全地點,430萬傷病員才能得到急需的藥品、鮮血和治療,近9000萬災區困難群眾才能得到寶貴的食品、衣物和住所,受災嚴重的3個省18個縣市才能很快啟動高標準的住房重建、校舍重建和整個地區的全麵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