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求知明理:日常生活的哲學思考

26年前張華為救老農獻出年輕生命,今天我們怎麽看[6]

字體:16+-

1982年7月,第四軍醫大學空軍醫學係三年級學員、共產黨員張華,為搶救一位暈倒在糞池裏的69歲的老農民,而獻出了自己24歲的生命。圍繞張華救老農“值不值”的問題,人們提出了各種各樣觀點,《文匯報》為此組織了將近三個月的專題討論。26年之後,我們怎麽看待這件事情?2008年12月23日,受上海人民廣播電台著名主播秦暢邀請,本人有幸與當時以《文匯報》評論員身份具體組織這場討論的吳興人先生一起,在秦暢主持的《市民與社會》節目中與聽眾一起進行討論。下麵把我在討論中提出的觀點,以及受討論影響而產生的一些想法,作一個集中表述。

1.在思考張華救人是否“值得”的時候有些人不從道德角度出發,而從經濟角度出發,這與過去30年我國市場導向的經濟改革有很大關係。

對張華救人的不同意見,表明同一個事件,既可以從道德角度看,看它是否符合道德規範、體現道德價值,也可以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把它看做是一個經濟行為、交易行為。認為張華作為年輕大學生救老農“不值得”,可能是從經濟角度來看這個問題的結果。在當時即1982年,市場經濟改革已經慢慢開始,當時叫“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從那時以來,整個改革開放當中,經濟的重要性和正當性都大大突出,所以經濟和道德的關係就特別重要。有關張華救人的討論,固然涉及個人與集體的關係這樣的問題,但更具有時代意義的,是經濟與道德的關係問題。在過去的30年中,從經濟的角度進行評價,經濟價值在評價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是一個明顯事實。價值當然不僅僅是經濟概念;“價值”也是一個道德概念、價值論的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它更多的是作為一個經濟概念使用的。

2.在思考張華救人是否“合理”的時候,還可以分別從目的和手段兩個角度進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