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13日,經曆了歐盟曆史上最大規模的東擴談判之後,當時的歐盟輪值主席國丹麥首相拉斯穆森激動地告訴記者們:“新歐洲誕生了!”
2003年1月22日,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在華盛頓全國新聞俱樂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帶頭反對美國即將發動的伊拉克戰爭的德國和法國代表的是“老歐洲”,而支持美國發動這場戰爭的波蘭、羅馬尼亞等國家,則代表了“新歐洲”。
同一個“新歐洲”的說法,在拉斯穆森和拉姆斯菲爾德的嘴裏的含義大相徑庭。本文擬分析兩種“新歐洲”觀念之間的區別所說的“新歐洲”的含義大相徑庭,但都與我們正在見證著的歐洲認同的曆史性更新有密切關係。本文擬對歐洲認同的這種曆史性更新的內容和意義作簡要的討論。
一
拉斯穆森所說的“新歐洲”,是歐洲聯盟15個老成員國和定於2004年5月1日正式入盟的10個新成員國形成的整個歐盟。換句話說,歐盟東擴成為歐洲認同的曆史性更新的最新契機。
在這次“東擴”之前,歐洲聯盟及其前身歐洲共同體曾經曆過兩次大規模的擴大。1973年,丹麥、愛爾蘭和英國加入歐共體;1995年,奧地利、芬蘭和瑞典加入歐盟。這是歐盟的“北擴”。1981年,希臘加入歐共體;1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歐共體。這是歐共體的“南擴”。“北擴”吸納的國家具有很高的生活水平和穩定的民主製度,與歐共體原有的成員國的差異不大,而“南擴”吸納的國家則生活水平較低、民主製度的穩定性欠穩,與歐共體核心國家有較大差別。但從文化和意識形態上說,這些國家都屬於西基督教文化圈,比較容易在文化上彼此認同。相對來說,在這次大規模東擴以前,歐洲一體化進程的主要動力,來自歐洲——確切些說,政治意識形態、文化傳統和社會製度大致相同的西歐——內部有以下幾種歐洲觀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