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求知明理:日常生活的哲學思考

拉赫瑪尼諾夫音樂中的鐮刀斧頭[3]——憶王元化先生

字體:16+-

夜深人靜,家人都入睡了。我戴上耳機,打開iPod,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深沉的旋律從容不迫地響起,由低到高。很快,襯托著又幾乎湮沒了鋼琴聲的,是滿耳的激越,交織著悲壯,還有歡樂。

對音樂,我從來就像一個貪食者,隻知享受,不會品味。當然,除了狼吞虎咽的即時享受之外,我還經常會把一部作品與某次聆聽的心情,以及當時的周圍環境聯係起來,讓樂音成為自己人生某一段經曆的記錄——對音樂作這樣的使用,我們就不僅可以錄音、錄像,而且還可以錄情、錄境了。於是,聽格裏格的《皮爾金特》,我眼前會出現挪威的冰川和峽灣;聽莫紮特的長笛協奏曲,我耳邊會響起亞德裏亞海的濤聲;《洪湖赤衛隊》的樂曲響起,我就仿佛又站到了1976年冬天崇明農場那白雪皚皚的農田上。

此刻,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讓我聯想起的是幾個月前王元化先生遺體告別儀式。拉赫瑪尼諾夫寫於20世紀初的這首鋼琴協奏曲,我聽過多遍,但與它的旋律建立起最牢固聯係的,卻是2008年5月16日龍華殯儀館悼念大廳的那個景象。那天上午,近千名各界人士排成長隊,在拉赫瑪尼諾夫的樂聲中,向身上覆蓋著鮮紅黨旗的先生,表達最後的敬意。

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和鐮刀斧頭的符號,一個是十月革命前逃離俄國的浪漫主義大師的作品,一個是率先在俄國奪取政權的勞動階級的象征,反差那麽大的兩樣東西,在先生的精神世界中都占據重要的地位。在先生終於羽化為精神存在的時刻,用這兩個符號來代表先生的精神,代表他的關懷,他的追求,他的遺憾和期待,令人感慨。

這幾年我思考“精神生活”的問題多了一些,直接原因是主持了一個教育部的集體課題,但中國社會從匱乏逐步走向豐裕帶來的精神變化,批判理論傳統近幾年來的精神性轉向,以及已屆知命之年的我自己的生活體驗,應該是更重要的背景。當初設計課題的時候,曾經有一個想法,要從精神生活的角度對當代中國的一些代表性人士作深度訪談。這個計劃後來沒有實現,但若要做的話,元化先生一定是最重要的訪談對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