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求知明理:日常生活的哲學思考

中國的世界責任:以“天下人”的立場觀“天下”[4]

字體:16+-

這幾年,在西方許多學者眼裏,以民族國家為單位討論國際問題似乎有些過時,連“國際”一詞本身,也因為其含義實際上是“民族國家之間”,而顯得不大合乎時宜。於是乎,現實主義者們熱衷於談論“全球”,理想主義者們熱衷於談論“世界”,分不清現實與理想界限的人們,則熱衷於談論“帝國”。

在這種情況下,一位叫趙汀陽的中國哲學家建議:在這個所謂“後民族”時代,現實的理想主義的核心,應該是中國人的“天下”觀念。在趙汀陽看來,西方人的那些概念,尤其是“帝國”的概念,甚至還包括康德的世界主義傳統中的“世界”概念,多多少少仍然以民族國家為出發點:即使不是自我中心的“帝國主義”,也是以民族國家為單元的“國際主義”,而沒有真正超越民族國家的範式,沒有真正從“世界”的眼光來看“世界”,也就是說,不像中國傳統的“天下”觀念那樣,主張“以天下觀天下”。在他看來,“思考世界”與“從世界去思考”,是完全不同的思想境界。

作為一個政治哲學概念,“天下”觀念的最有名的表達是顧炎武關於“亡國”和“亡天下”的區分。用美國哲學家約翰·羅爾斯的術語來說,顧炎武的意思是我們對“天下”負有一種自然義務,對“國”或國家則隻負有一種“建製職責”。自然義務是人之所以為人都要履行的,建製職責則是因為加入某個建製(在這裏就是國家)而產生的,因而建製職責的正當性依據之一,是這個建製的規則本身是否正當。在近代,由“天下”所辯護的這個“國家”,受到了許多既不屬於這個國家,也不承認這個國家是“天下”原則之體現的其他國家的挑戰。許多人,如梁啟超和梁漱溟,盡管不一定願意放棄這種天下原則的道德優越性,但認為,如果我們真要作為中國人而生存下去的話,我們也應該有我們自己的民族認同感和民族尊嚴感,而界定後者的,則不是、至少不僅僅是傳統的“天下”觀念,而是這個由民族國家體係所構成的現代世界的遊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