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終於進入了航天國家的行列!雖然我們還不是“航天大國”,但今天的消息,標誌著我們走出了朝向這個目標的關鍵步驟。我們為此感到由衷的喜悅、由衷的驕傲!
我們之所以感到驕傲,是因為楊利偉的空中之行,標誌著中國人的自我認同的又一次重大改變。“自我認同”直接與時間相關:從小到大仍然是某某人,從古到今仍然是某某民族,“自我認同”把一個人與其他人區別開來,也把一個民族與其他民族區別開來。但這並不意味著個人認同和民族認同本身都是一成不變的。有意思的是,這種與時間直接相關的認同變化,卻與人們的空間經曆大有關係。1969年首次登月飛行的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的名言——“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說的是空間經曆對全人類的自我認同的影響。中國近代史,實際上也是中華民族的自我認同因其空間經曆而發生變化的曆史。中國人自古就胸懷“天下”,但直到外國列強的炮火轟開自己的國門,才發現自己差不多已經成了井底之蛙。於是我們奮起直追,跳出老井,走出國門,奔向世界,一直到此刻,中華民族的優秀子弟正在遨遊太空。
在感到驕傲的同時,我們不能忘記肩上的責任也隨之更重了。楊利偉的空中之行,標誌著我國的航天技術以至整個國力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同時也意味著中華民族將對人類承擔更大的責任。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使我們在自然界麵前提高了自覺性和確定性、減少了盲目性和不安全感。但人類用於改造自然界的日益強大的技術手段本身,也可能成為新的盲目性和不安全感的來源。核技術、生物技術是這樣,航天技術和其他技術也是這樣。控製自然能力的加強,必須伴隨著自我控製能力的加強;能力的加強,必須伴隨著責任感的加強。否則的話,局麵就會像一個不懂事的孩子手裏擺弄著衝鋒槍一樣,令人不寒而栗。掌握航天技術的大國們如果不意識到它們肩負的責任,不采取措施來協調、約束和引導各自的行動,國家間你爭我奪、弱肉強食的局麵就會在外層空間重演,地球上環境汙染、資源枯竭的災難就會在其他天體上蔓延。社會主義中國成為航天俱樂部的一員,相信將有助於降低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