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一旦與“生產”相連,科學研究就不再被理解為亞裏士多德意義上的“理論”和“實踐”。對鄧正來所謂當代中國“知識生產機器”作批判性反思,關鍵是要強調把科學研究當做既具有工具價值的“生產”,也具有內在價值的“理論”和“實踐”。本文並不是要對這觀點作全麵闡述,而隻討論與此有關的三個看似明白、實則不清的問題:什麽是“學術研究”?什麽是“學術創新”?什麽是“學術貢獻”?
1.什麽是“學術研究”。
這個問題我一直以為不成問題,直到幾年前在美國輔導孩子做回家作業時碰到“研究”的英文對應詞“research”時,才覺得它其實並不那麽簡單。孩子所在的學校六年級有一門課《Science》,其中除了介紹各門科學的基本知識之外,還講解科學方法的一些基本觀念。有一道作業題,左列是“hypothesis”“observation”“experiment”“research”等術語,右列是這些術語的解釋,但排列的順序與左列的不同,要求學生把左列中的某個術語和右列中的相應解釋用一條線連接起來。孩子們在順利地把其他一些術語同它們的解釋連接起來之後,發現不知道“research”這個詞該同哪個解釋相連接。所有其他解釋都與相應術語對上了號,隻剩下左列的“research”和右列的“prior knowledge”沒有用線條連接起來,因為這兩者好像不是同一個意思。根據通常的考試技巧,我建議孩子們先把剩下的這兩項連接起來再說,但同時又覺得很奇怪,“research”這個詞的意思明明是“研究”,怎麽會成了“在先的知識”了呢?
第二天放學後,孩子告訴我老師在課上這樣講解作業題的答案:research的意思就是要在人們已經search(探尋)過了之後,再一次(re-)進行探尋,所以,從事“research”的工作,首先就要了解人們先前已經從事了哪些探尋工作——要了解對某個問題人們已經有了哪些“prior knowledge”(在先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