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曆程及其規律研究(精裝)

三、以人為本與社會和諧

字體:16+-

“科學發展觀”可以一般地表述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麵的、協調的、可持續的發展觀,以促進經濟、社會和人民生活的全麵發展。這樣一種發展觀無疑具有一種超越特定社會發展時空的普適性,但對於當今中國社會來說,卻不能隻停留在一般性上去理解,而隻有將其放置在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曆史背景下,才能夠展現其豐富的內涵。

1.科學發展觀提出的實踐基礎

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麵地、協調的、可持續的發展觀,這首先意味著國家重大戰略思想的一次轉變,執政黨的執政理念和治國理念的一次轉變。對於這樣一種戰略思想的重大轉變,我們必須將其與20世紀80年代那一次劃時代的曆史性戰略思想的重大轉變——將工作中心從以階級鬥爭為綱轉變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聯係起來,才能夠獲得適當的理解。可以說,第一次轉變,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打開了思想通道;而這一次轉變,則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和健康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從表麵上看,上一次隻是著重強調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而這一次則強調經濟、社會和人民生活的全麵發展,對上一次隻強調經濟作了補充。但如果這樣理解問題,那就是把極其複雜的社會發展問題簡單化了。這兩次戰略思想轉移的重大意義,以及蘊含於其中的哲學方法論意義,我們隻有將其放置在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對於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念的深刻改變的曆史背景中,才能充分顯示出來。

為理解上述問題,我們必須首先說明從非市場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對於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念的巨大改變作用。筆者在別處[23]曾經詳細論證過,如果我們把社會基本結構理解為經濟、政治和文化三大活動領域之間的關係的話,那麽,在非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物質生產水平大致穩定,易生波動的社會秩序對於人類生存便具有了決定性的意義;又由於分工和交換的不發達,社會秩序的獲得便主要依賴於政治活動的強力整合作用,經濟活動對此則很少貢獻,於是,政治活動便不可避免地在社會生活中占據了中心地位,並要求經濟活動與文化活動服從於自身,從而使得三大活動領域以政治為中心統合為了一個整體,即諸領域合一。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分工與交換高度發達,人們之間由此而建立起了一種互相依賴的經濟紐帶關係,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使得經濟活動本身就直接構成了一種保證社會秩序的整合力量。這樣一來,政治活動雖然仍具有社會整合的重大作用,但統合一切領域的中心地位在客觀上卻不再是必要的了。由此引出的結果是,各個領域間將不再存在一種直接的從屬性關係,而是相互拉開了距離,相對分離了,即諸領域分離。從領域合一到領域分離,這是從非市場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時,社會基本結構和社會基本價值關係所發生的最為根本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