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進程中,李達是一個承前啟後的人物。李達在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其思想也發生過一些並非不重要的變化。這些變化也正好構成了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方式變化的直接表征。
1.《現代社會學》中的唯物史觀
李達對於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大致上可以20世紀20年代末為界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以《現代社會學》為代表,後一階段則以《社會學大綱》為代表。前一階段的思想主要受日本傳播的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後一階段所受影響則比較複雜,既有原來來自日本的影響,又包含了新的來自蘇俄的影響,還有直接通過對馬克思原著和歐美其他學者著作的研讀而受的影響。
比之其他早期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李達所受的馬克思主義學術訓練可能是最係統完整的。他1912年考取留日官費生,1913年赴日留學,先集中精力學習語言,先後掌握了日語、英語和德語。1914年因肺病回國,三年後病愈,於1917年再度赴日,入日本東京第一高等學校習采礦冶金。此時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使他感到振奮,並由此知道了馬克思主義、布爾什維克主義和列寧主義。由於心所向往,他也就開始了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學說的過程。隨後的1918年,為反對段祺瑞政府同日本政府簽訂的《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李達作為領導人之一率“留日學生救國團”赴京示威請願。這次行動的失敗使他“深切地覺悟到:要想救國……隻有由人民起來推翻反動政府,像俄國那樣走革命的道路。而要走這條道路,就要加緊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學習俄國人的革命經驗”。於是,他在1918年重返日本時,“就停止了物理數學的學習,專事馬克思主義的學習”[30]。在這一段時間裏,他研讀了《共產黨宣言》、《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國家與革命》等經典著作,以及當時日本人寫的關於唯物史觀、剩餘價值理論和階級鬥爭學說的著作。五四運動爆發後,李達雖在日本,但密切關注國內形勢,並撰寫文章,介紹科學社會主義。這一時期,李達還翻譯了高畠素之著的《唯物史觀解釋》、柯祖基(考茨基)著的《馬克思經濟學說》、郭泰著的《社會問題總覽》三本傳播馬克思主義的著作,並寄回國內出版。1920年夏天,李達回國。到上海後即投入建黨工作,參與籌劃黨的一大,並在會後擔任中央宣傳主任,主編《共產黨》月刊,主持創辦人民出版社,主持出版了一大批馬克思主義著作。1922年秋,李達辭去中央工作,應毛澤東邀請,返湘任湖南自修大學校長,開始專心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與教學。李達在此係統講授唯物史觀、剩餘價值學說和科學社會主義,討論中國革命問題。1923年湖南自修大學被封閉後,李達又去湖南法政專門學校任教,講授唯物史觀。1926年秋,應鄧演達邀請,任武漢國民革命軍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代理總教官,並講授唯物史觀。1926年,李達在數年講授唯物史觀講稿的基礎上,著成了《現代社會學》一書。該書可以說是李達這一時期理論研究成果的集中體現,在係統性、深刻性和現實性上,也代表了當時唯物史觀研究和宣傳的最高水平。該書1926年由湖南現代叢書社出版,1928年11月,由上海昆侖書店重出修訂版,至1933年,共印行14次,在革命者中廣為流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轟動了當時的思想界。鄧初民回憶說,當時的革命者“幾乎人手一冊”[31]。1929年出版的《社會之知識基礎》,則是在《現代社會學》基礎上撰寫的,對後者有所發展。關於《現代社會學》一書的特色,陶德麟教授說:“第一,此書比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包括李達本人)以前闡發唯物史觀的論著更具有全麵性、係統性和深刻性”;“第二,此書在聯係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的實際方麵的成就也是前所未見的”;“第三,本書的論述方式也體現了中國特色”[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