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曆程及其規律研究

附錄 改變世界的哲學何以可能[1]

字體:16+-

【說明】若考諸曆史,不難發現,馬克思主義哲學闡釋中決定論與非決定論的內在張力是一直就存在著的。這一內在張力是以理論上對世界的決定論解釋與實踐上對世界的能動改變主張之間的矛盾顯示出來的。對此問題的思考也貫穿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過程。李大釗在初次接觸曆史唯物主義之時,就感受到了其中所蘊含的曆史決定論與階級鬥爭論之間的張力,並給出了一種持平的解釋;瞿秋白由於對蘇聯當時流行的馬克思主義闡釋體係的接受,而主張一種強曆史決定論;李達則基於實踐概念而試圖發展出一種類似於盧卡奇的辯證的解決方式。在這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兼具實踐家與理論家雙重身份的毛澤東對此問題的實際處理方式。與單純的理論家不同,毛澤東不僅從理論上頗為深入地探討了這一問題,更重要的是在其革命實踐中在實際上頗為成功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這種“實際上的處理方式”,無疑能為我們構建理論上合理的處理方式指明方向。後來國內哲學界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亦以曆史的客觀規律性與主體能動性的關係問題為題展開了頗有聲勢的討論。而以往關於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研究,卻一般地未能從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一種實踐哲學,當其被踐行之時,所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的決定論與能動論這一根本性關係著眼去理解這一思想進程。本文是對自第二國際以來幾種對於這一根本性關係的典型處理方式,包括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中的處理方式之理論上得失的分析。基於這種方法論視野,當能對於更好地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之曆史進程與未來發展有所益助。

現今風頭正盛的後馬克思主義的核心理論傾向是消除傳統馬克思主義中的曆史決定論因素,而弘揚其改變世界的行動主義之傾向。如果我們不是懷著偏見把後馬克思主義視為一種無稽之談的話,那麽,就有一個十分尖銳的問題擺在我們麵前,後馬克思主義為何會有此主張?對此一問題的探討,使我們不能不重新考察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曆史決定論與主體能動性的關係問題,或者說,在這種哲學中,改變世界的實踐何以可能的問題。通過考察,我們將會發現,一方麵,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種指向改變世界的哲學,它肯定了人具有改變世界的曆史行動的能力,而這就預設了世界的可改變性,即預設了世界至少不是被全然決定的,否則,改變世界就是不可能的。但另一方麵,馬克思的曆史唯物主義又往往被理解為一種曆史決定論,而這在邏輯上使得改變世界成為不可能或不可理解之事。於是,矛盾生焉。對於強調理論與實踐相一致的馬克思主義來說,這一矛盾無疑並非細枝末節之事,而是根本性的大問題,因而也就成了每一種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所不可避免地關注的核心問題。事實上,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上的每一重大變化,都可以看成是對這一矛盾處理方式的變化。從第二國際、列寧、蘇聯馬克思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直到後馬克思主義,都是具有典型意義的代表性處理方式。從當今後馬克思主義所引發的激烈爭論來看,這一矛盾仍然是我們不得不麵對的根本性問題,因而就還有必要通過對以往處理方式的得失進行分析以探尋一種更好的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