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科的重建和發展
現代西方哲學在我國既是一門有著悠久曆史、並發生過重要影響的學科,又是一門因政治和意識形態的牽涉而受到過較多懷疑和誤解,以致長期被簡單否定、甚至被取消的學科。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改革開放的方針後,哲學社會科學各個學科的研究都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現代西方哲學研究是其中顯得突出的學科之一。
正是在這一年,我國學者在安徽蕪湖舉行了第一次全國西方哲學學術討論會。會議著重討論了哲學史方法論問題,對“左”的路線影響下形成並長期被當作哲學史研究指導原則的所謂斯大林—日丹諾夫哲學史定義(把哲學史簡單地歸結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鬥爭史)提出了質疑,一些學者進一步建議在我國恢複以現代西方哲學為主要內容的現代外國哲學研究。在這種有利形勢下,1979年在山西太原專門舉行了第一次全國現代外國哲學學術討論會,進一步強調了恢複現代西方哲學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討論了恢複學科研究的困難以及可能采取的步驟,初步製定了當前和長遠的研究規劃,建立了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學會後來對推動本學科研究起了重要作用。
太原會議標誌著我國現代西方哲學研究正式恢複。由於本學科研究在國內已停頓了幾十年,學科研究的恢複實際上是從無到有的重建,諸如對現代西方哲學流派思潮的基本情況的了解和介紹、學科基本理論框架的搭建、基本資料的編譯和整理、課程的開設和教材的編寫等,都需要從頭做起。更為重要的是:改革開放的方針雖然為本學科的重建和發展開辟了道路,但具體怎樣做在各方麵都需要重新摸索。以往把現代西方哲學簡單地歸結為體現帝國主義資產階級需要的腐朽沒落的哲學、與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根本對立的純粹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並由此而對之全盤否定雖然有片麵性,但究竟應當怎樣看待現代西方哲學?怎樣如實地區分其消極方麵和積極方麵?怎樣用馬克思主義指導現代西方哲學研究,怎樣處理現代西方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關係?怎樣使現代西方哲學研究適應中國社會的現實條件?這些問題不僅涉及對現代西方哲學本身的正確認識,也涉及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及中國社會的正確認識,都需要著手進行具體研究。而這些都不是少數人短期內所能完成的,需要從事各個研究領域的學者從不同角度出發共同探討。這些問題的存在及其複雜性決定了現代西方哲學學科的重建和發展不可能一帆風順,而必然是一個艱巨和長期的過程。期間必然經曆各種曲折,除了受到客觀條件的製約外,有時還會遇到各種人為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