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命哲學思潮概況
在西方近代哲學向現代哲學的轉化中,最主要的有兩種形態。一種是按照自然科學的實證精神來改造傳統哲學,使哲學成為超出傳統形而上學的實證哲學。上麵所講到的孔德等人的實證主義就屬於這種哲學;另一種是把揭示人的生命的性質和意義作為全部哲學研究的出發點,進而推及人的存在及其全部認識和實踐,特別是人的情感意誌等心理活動,再由人的生命和存在推及人的曆史和文化,以至人與周圍世界(社會和自然)的關係。換言之,由對生命的揭示而推及對整個世界的揭示。由於對生命概念的理解以及研究角度和層次的不同,由此形成了各有特征的生命哲學派別。
盡管生命哲學內部並不統一,但不同生命哲學家之間在超越西方近代哲學上仍存在許多共同之處。這主要表現在他們都不把生命看作是物質或精神、感性或理性的實體,而看作是主體對自己存在的體驗、領悟,也就是心靈的內在衝動、活動和過程;他們既反對把世界上各種事物和現象還原為物質或精神存在,更反對把它們的特性簡單地歸結為物理特性,而認為應當把它們看作是具有活力、或者說具有能動性和創造性的生命存在;哲學所應探索的不是世界的物質或精神本原,而是內在於並激**著整個世界的生命。由此出發,他們大都反對用機械和靜止的觀點,而主張用運動、進化和創造的觀點看世界。他們都強調生命的變異性和創造性以及作為人的生命的體現的心靈世界的獨特性,並由此強調生命科學和物理科學的差異性,特別是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以及它們的研究方法的差異性。他們都強調生命和**對理性和經驗的超越,從而具有非理性主義傾向,但又並未完全否定經驗和理性在一定範圍內的作用。因此,與其說其是非理性主義或反理性主義,不如說其是超理性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