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康斯坦丁諾夫 蔡振楊等 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
總論:建立曆史唯物主義的範疇體係[1]
一、曆史過程在理論上的再現:從抽象上升到具體
迄今為止,僅在曆史唯物主義的課程——教學大綱、課本和教學參考書中對曆史唯物主義作了完整的敘述。這種敘述是辯證唯物主義課程的直接延續,它是從考察曆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範疇——弄清唯物主義曆史觀的本質開始的。在教學方麵,也即在學生掌握一定分量的知識方麵,這樣的開端有其理由。但一經外推到曆史唯物主義這門科學,這樣的解釋顯然是考慮不周了。把哲學唯物主義推廣到認識人類社會,隻不過是有意無意地把辯證唯物主義的解釋具體化了而已。至於曆史唯物主義理論建設的邏輯本身(它是由曆史唯物主義的對象的特殊性所決定的),那麽,它在這種情況下就成為非當務之急而被置於次要地位了。
近年來在討論曆史唯物主義範疇的內容時所形成的情況的消極後果——各個作者對它們的不同理解——特別明顯。在傳統上,曆史唯物主義的範疇是以對偶的、相互關聯的、同序列的、異序列的形式被解釋的,並分出幾組範疇——首先是哲學的和社會學的範疇(社會存在序列的範疇和生產方式序列的範疇)等等。[2]上麵列舉的考察曆史唯物主義範疇的方式乃是分析這些範疇的必要手段,這自不待言。可是這種考察方式卻掩蓋了一個最主要的方麵——按照列寧的說法,要求分出範疇時“不是‘敘述’,不是‘斷言’,而是證明”[3]。所以,即使把曆史唯物主義範疇(它是曆史唯物主義理論的組成部分)係統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喪失了自己展開的邏輯線索,因而不能不在其內容方麵有所反映。於是產生了П.H.費多謝耶夫所注意到的這樣一種認識情況,即真實的研究被虛構的理論上的“更新”、各種範疇體係方案(往往隻是在範疇序列方麵彼此有所區別而已)的建立所偷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