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導論
張世英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
序言:什麽是哲學[1]
小引
1.思考普遍性問題是哲學的開始
我們的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男女之事,人對自然的使用、改造,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社會交往等等,大多是一些針對具體的、個別的、或局部的事物和現象的活動,人們較少自覺地考慮普遍性的問題,特別是把世界(包括人在內)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的這樣一種最大最高的普遍性問題,而這種最大最高的普遍性問題正是哲學研究的對象。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家黑格爾(C.W,F.Hegel,1770—1831)說:“哲學以思想、普遍者為內容,而內容就是整個的存在。”“什麽地方普遍者被認為無所不包的存在……則哲學便從那裏開始。”[2]英國現代哲學家羅素(B.Russell,1872—1970)也說過:“當有人提出一個普遍性問題時,哲學就產生了,科學也是如此。”“提出普遍性問題就是哲學和科學的開始。”[3]哲學所講的普遍性主要是指我所說的最大最高的普遍性。科學所講的普遍性、規律性是較小範圍的普遍性,但隻要是思考普遍性問題,就有著哲學的起點。古希臘的哲學,原本把科學包括在內,哲學與科學尚未分化,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他們都是講的普遍性。這就是為什麽人們總覺得哲學距離現實生活比較遙遠抽象而不切實際的根本原因。但是另一方麵,這種關於整個世界的普遍性問題又經常滲透到人們的現實生活中,特別是一些好奇心較強的人們的現實生活中,例如那本暢銷全球的哲學史通俗讀物《蘇菲的世界》,一開始就提出了兩個最大最高的普遍性問題:“你是誰?”和“世界從哪裏來?”這就表明,即使是最大最高的普遍性也是與具體的、個別的事物和現象相聯係的,表明哲學是與人們的現實生活相聯係的。(在當今市場經濟繁榮、科學技術日益發達的時代,人們一方麵熱衷於功利追求,熱衷於對具體的東西的占有,一方麵也常常要追問人生的意義究竟何在,追問一些最大的普遍性問題。)有一位大富豪甚至感歎自己精神空虛,一無所有,另有一位企業家站在上海金貿大廈的頂層還念著唐代詩人陳子昂的詩句:“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都說明生活在現實世界中的人,大都也作哲學的思考。